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龙泉 门村修村道卖毛竹

乡村路,通向致富门

  本报讯 (记者 夏丹 县委报道组 鄢鸣 潘枫) 上午10时,在龙泉市兰巨乡净信村门自然村,砍了一上午毛竹的毛必根和杨朝金老哥俩早已汗流浃背,两人索性坐到了新砍的毛竹上歇脚,用草帽给自己扇风。一旁的大卡车上,已装好了满满一车毛竹。看着这些毛竹,老哥俩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现在方便了,砍下的毛竹直接在路边装车。路宽了、平了,毛竹运去龙泉城区、附近的八都镇、小梅镇,运费都只要400元左右。在以前,要再贵上800元至1000元。现在想想都还心疼哦。”杨朝金说。

  趁着歇息空当,毛必根算起了明细账:这两天小梅镇的毛竹收购价格最高,每百斤37元,比其他两个地方高出2元。今天这满满一车1.4万斤左右,最起码多卖300元呢。

  脚下这条长4.1公里、宽4.5米的村道,是老哥俩盼了多少年,又看着它一天天修好的。“硬路肩改造已经完成,路边的沟渠也已经整理完毕。路算是彻底修好了。”净信村村委会主任汤克鑫自豪地说。

  门村处在八都镇双溪口村和兰巨乡剑湖管理片区安吉村的中间,双溪口村到328省道,安吉村到329省道的村道早就通路了,就门村中间这一段,路况太差无法通行,村民生活很不方便。

  “以前那条机耕路不是路,只有五六十厘米宽,坑坑洼洼,走路不小心都会摔倒,更别说骑车,小车根本开不进来。要是碰上大雨,更加没法走路。”杨朝金说。

  “想到乡里办点事,大清早6时出门,走上两小时路到329省道,再搭车到乡里。如果走328省道,还得先绕过市区,再去乡里。等事办好,一天也差不多了。”毛必根说。

  交通阻隔,村民们只能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门村有1400多亩竹林,且毛竹质量上乘。“以前没路,得求着人问要不要毛竹,要的话,我们砍好送到双溪口村或安吉村,他们过来装车运走。到双溪口村4公里路,到安吉村10公里路,早先只能肩挑背扛,后来用人力车拉,苦哇。”说起从前,老竹农毛必根直摇头。

  “村民对修路的呼声一直很高,可按照规定,自然村人口需在100人以上才能立项修路。2011年之前,门村人口不足百人,到2011年,村里添了几个小孩,才达到修路要求。”汤克鑫解释。

  自从人口数量达到修路要求后,汤克鑫不断跑乡政府、市交通局,今年年初,门村村道正式立项,历时4个多月,到6月25日验收通过,正式通车。

  有路没路大不一样,如今村民骑电动车从村里到乡里20分钟,村里三天两头有大车等着运毛竹。“高温时,要毛竹的人,还得问我们愿不愿意砍毛竹呢。”毛必根乐开了怀。

  “这条路造好了,不但方便净信村村民,也方便周边群众。之前,328、329两条省道互不交叉,它们穿过的乡镇,要绕道县城,才能到达另一边。这条村道造好了,两条省道多了一条连接线。” 汤克鑫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乡村路,通向致富门 2013-08-26 3116585 2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