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新浙商

“技术控”的
产业梦

  陈文文

  “你知道吗?我的这些‘小萝卜头’可都是些很厉害的人!”采访中,邵建雄不止一次亲昵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小伙伴们”——

  董剑峰、杨波这样的年轻博士CEO所带的团队,厉害之处并不在于捣鼓出实验室的原生技术,而是技术的“二次嫁接”,致力于“技术产业化”,这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中国并不缺高端技术,而是缺用好技术的产品。”采访中,杨波的这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

  好技术不难找,高校实验室是技术成果集结地。但要技术产业化,却是不少企业的“滑铁卢”。3年前的邵建雄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他引进的一项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在实验室阶段已打破了国际垄断,将这一技术运用在水处理设备中,可以填补国内空白。“把实验室的大系统集成到芯片中,耗材实际用量是常规仪器的0.5%,大范围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从本质上降低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

  产业化过程中碰到了致命问题——材料。由于实验室是恒温的,而真正实践起来却是发热的,高分子材料的孔径变大导致数据都变成了乱码。“搁置了两年,就以为这么完了。”董剑峰和他的团队扭转了这一颓势。通过逆向思维,前后寻找了不下10种材料,终于将这一技术产业化,开发了在线总磷分析仪,应用于水质富营养化的在线监测。成为首家成功把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国内尚无竞争者。

  出身浙大电力电子专业的杨波,则开辟了另一个空白产业领域。“浙大电力电子是‘王道专业’,全国排名第一,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远超清华。但即便这么牛,却没有成功孵化出一家企业。”杨波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科为达电气应运而生。

  科为达电气产业方向是太阳能发电的“调理师”。“太阳能发电板,光电转换率基本低于20%。我们的模块化智能逆变器,能将发电量提高到30%至50%。”和绿洁一样,科为达的原生技术也非自己研发,而是整合了国外先进技术后,二次创新,成功研制出新产品。

  一破百破。继模块化智能逆变器后,国内首个抽屉式插拔逆变器、家用微型逆变器接二连三问世。日本富士电机已慕名上门,委托科为达做代加工。

  董剑峰和杨波的名片上,有博士和总经理的双重头衔,他们游走在学术和产业之间。“想做产业、实业,想冒险”,这是“技术控”的产业梦,但愿他们,梦想照进现实。

  (作者为本报记者)


浙江日报 经济·新浙商 00011 “技术控”的
产业梦
2013-08-21 3153178 2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