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文明出境游引发广泛讨论——

小事不小视 上好必修课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赵雪琦 孙嘉奇

  本报推出的“携带文明出国门”系列报道,连日来引发了读者的广泛讨论。大家达成共识,提升公民素养是今后的“必修课”,但用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治愈不文明的“疤”,有效提升文明素养,大家各抒己见,引发了一场观点对对碰。

  素养缺失 习惯使然

  “我去年去荷兰的时候发现国人在公共场合总爱大声喧哗,周围的老外纷纷侧目。在飞机上,有中国旅游团聚集在一起吃瓜子、零食,大声喧嚷,还不停地要求换座位。”大学生吴晨霓认为,这种不拘小节就是文明素养差的表现。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大三的邓诗慧也有同感,他在参观纽约博物馆的时候发现,中国游客的声音是最响的,其中一对夫妻还因为意见不一发生争执,吵闹的声音在博物馆格外刺耳。邓诗慧觉得大声喧哗已经成了很多国人的一种习惯,很多人并没觉得是文明素养的问题,而是不自觉的“惯性”使然。

  “我感觉中国人出境后大部分人都会更加注重文明形象,有的小节问题可能是一种无意识和习惯,比如,说话大嗓门就是我们的民风,我感觉不必苛求。”刚从美国回来的王楼锋说,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喜欢大声说话、大块吃肉,特别是吃饭氛围热闹更能显示对客人的友好,不能上升到道德层面。

  言行礼仪 需要自律

  王楼锋认为国人文明素养的提高要来“硬”的,他在美国商场买鞋子时排队的人有上百个,也有老外借聊天想插队,店员看到后就马上出面制止了,而如果在中国,未必会有人出面制止。王楼锋前些年去新加坡的时候发现,当地对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处罚很严厉。他建议,可以制定完善旅游管理规章制度,还可以把出境游客行为文明作为旅行社年度审核的内容,如果出境游客发生不文明行为,旅行社要负连带责任。

  但我们对采访对象做了一个统计发现,有六成多的采访对象并不建议使用法律来约束,“还是以倡导为主,上升到法律层面会感觉缺了点人情味,而且如果有的现象太普遍,常常会法不责众,结果也形同虚设。” 陈默川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之一,他建议,出境前,旅游部门要向游客详细介绍文明出游的基本要求、礼仪常识、言行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有关注意事项,还可以制定一个行为公约,并纳入出国礼仪培训中。陈默川发现,出境游越来越普遍后,许多旅行社图省事就不再办这样的说明会了,所以不少游客对当地情况了解不足,容易出现一些不当行为和纠纷。

  行为规范 平时养成

  “我身边一些人在国内没什么素质,为了不给中国人丢脸,到了国外反而会表现得很有素质的样子。”刚刚从尼泊尔回来的陈乔认为,很多不文明行为发生在海外,但根子在国内,一味强调国人在国外的素质还不如注重在国内的行为养成,而行为养成要以教育为本、教育为先。

  “一粒老鼠屎会坏一锅粥,文明的大环境会让人潜移默化跟着有素养起来。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每个人都要注重道德涵养,激发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陈乔这样建议。

  很多受访者对文明出游有信心, “我认为中国游客存在的不文明现象是暂时的。因为北京奥运会后,以前不习惯排队的北京人开始排队了。上海世博会后,有插队习惯的上海人也不再插队了。所以我对此充满信心。”个信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方毅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小事不小视 上好必修课 2013-08-21 3148351 2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