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奇

我省一位70后科学家的海底之旅——

“蛟龙”号里看水族

  特约撰稿 刘诚刚

  本报记者 李月红 整理

  8月11日,我终于随“蛟龙”入海了!

  这是“蛟龙”号的第65潜次下潜。也是我期待两年的梦想成真——作为“蛟龙”号的乘客下潜到太平洋5000米海底,内心压抑不住的兴奋,一如初见时。

  从第一次见到“蛟龙”到今天,已经776天了。两年里,一次次见证“蛟龙”出发和返航,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旅程。

  早上6时50分,我和潜航员唐嘉陵、声学所研究员杨波先后进入潜水器。随后,舱口盖关闭、潜水器沿轨道滑出、起吊、A型架推出、潜水器下放……随着水花溅起,舷窗外漫过一片蔚蓝,我知道,一个完全不同的旅程开始了!

  7时24分,“蛟龙”注水下潜。5分钟后,视野几近一片漆黑。这时,舷窗外游过一个闪闪发光的圆形生物——发光水母。此后,从200米到2000米,“蛟龙”继续下潜,舷窗外不停有发光生物掠过,稀疏如流星划过,密集若烟花璀璨。就这样,一个小时里,我一直趴在舷窗上静静欣赏。要知道,虽然之前也听过美国著名海洋发光生物学家Edith Widder介绍过海洋生物发光现象的精彩,也看过很多精美图片,但只有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她所描绘的“深海中盛大的烟火表演”的奇妙。

  9时53分,深度5184米。此时,海底很平坦,密布着较小颗粒的结核。我的视野也变得清晰,看到右侧舷窗下一个绛红色的海葵,周围还有几个白色海参。10时10分,潜水器前方出现一朵像白玫瑰一样的海绵,潜航员操作机械手使用采样器采摘这朵深海玫瑰,就在这时,一条鼠尾鱼从左舷慢慢游过,游到上方咬了两口我固定在钢架上用作诱饵的鱼肉,然后被机械手惊动,又缓缓从右舷游走。

  “蛟龙”开始近底观测航行,一路地势平坦,深度缓慢增加。密集分布的结核间,遍布着海绵、海星、海葵、海蛇尾、鼠尾鱼、虾、各种色彩的海参、柳珊瑚和扇形珊瑚……舷窗外不停有生物出现,偶尔又有几只铠甲虾在舷窗外跟随着潜水器潜行。我已经来不及记录观察到的生物数量,特别是海参,在视野中不断出现,最多在一个视野中出现10个海参,在海底缓缓爬行,就像在海底牧场觅食的羊群,突然有一只被惊动,开始扭动着身躯离开海底在水里游动。

  航行途中,我们不断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照相和摄影记录,又先后采集了一只海蛇尾,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的六腕海星,一个球状透明的被囊类生物,以及一个以往潜次没观测采集到的表层有很多白色刺状突起的海参。

  13时10分,完成海星采样后,我们开始向设定的目标终点前进,搜索前一潜次布放的生物诱捕器。潜水器控制系统显示我们离预定的目标点只有200米,但成像声呐和高清视频系统这时都不能正常工作,我们都趴在舷窗上紧盯着前方,观察寻找目标。潜水器驶过导航系统设定的目标点,转向,掉头重新寻找……时间很快过去,直到扬声器里传来指挥部拋载上浮的命令,目标也没有在视野中出现。

  14时30分,到了预定抛载上浮的时间,这时候我发现舷窗下有一个圆滚滚的海葵,潜航员调整方向让我们在照相机里能够清晰地看到海葵的形态,粗大的肢体像一个削了皮的地瓜,短短的触手,没有固定的结构,是我们在之前潜次没有观察到的种类。杨波立即向水面报告,请示增加10分钟作业时间采集这个生物样品并得到同意。可惜的是,3分钟后,潜水器运动搅起的泥沙遮住了视野,我们只好放弃目标开始拋载上浮,带着又一个遗憾结束了海底之旅。

  上浮过程中,我初步整理了观察记录:鱼类3种、海参4种、海星2种、虾3种、海葵2种、珊瑚2种、海绵5种、被囊类生物1种、海百合1种……种类之丰富大大超出我的预料。还记得5000米和7000米海试时,每个航次从所有潜次视频和照相资料只能分析出10多种巨型底栖生物,而这次下潜在3个多小时近底观察中就发现20多种。在有各种深海无人采样观测设备的今天,这就是科学家仍需乘坐载人设备到深海现场的意义所在,这可是在实验室分析视频资料无法替代的啊!

  下潜时间过得飞快,收获难忘,遗憾不少。但有了这次经验,我相信未来我们会做得更好,能更好地分配海底工作时间,一些新的生物采样工具的设想也开始在我心里酝酿。

  期待再一次下潜!

  (刘诚刚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生态中心副研究员,是我国第一位随“蛟龙”号下潜大洋的70后科学家)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4 “蛟龙”号里看水族 2013-08-21 3153876 2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