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抗旱保卫战中,本报记者奔走乡野

田间地头问三农

  记者 邓国芳 实习生 李彩红

  通讯员 杨骥野

  报道组 张伟星 丁珊

  面对持续的高温干旱,为何海拔800多米、顶着烈日暴晒的山谷,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为何贵为“摇钱树”的山核桃树、龙井茶园,会轻易被高温烤焦,遭受巨大损失?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命运的设施农业,如何突破困局?

  记者奔走于田间地头,记录了极端天气下浙江各地的农业表情,听闻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所思所想。一个不可否认的结论是:占比很小的设施农业,在这场抗旱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2日 杭城 最高气温40.3℃一位“老农业”的心事:设施农业,发展要快

  “尽管杭州设施种植业占比才8.46%,但这个高温酷暑的夏季,它已发挥出重要作用,基本保障了杭城的‘菜篮子’供应。面对同样缺水、缺电、缺人的境地,设施装备越齐全,灌溉系统越完善,农业基地的损失就越小。”

  在杭州市农业局农业装备处,头发略已花白的赵爱凤刚参加完抗旱电视电话会议,拟定第二天再去郊县看看“菜篮子”基地。令她欣慰的是,因为设施农业到位,全市的272个“菜篮子”基地,尚未受到严重影响。

  彼时,浙江已被骄阳连续炙烤一个多月,各地农作物受灾的消息频频传来。而媒体上关于“南涝北旱大逆转”的争论,不绝于耳。

  “极端天气频发,倒逼农业转型升级。这个夏天,作为农业干部,我们应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更好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命运。”当了30多年农业干部的赵爱凤说,或许,眼前的这场灾害并不全是件坏事。

  2009年起,杭州市先后两次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各级财政、社会资本投入资金已超过7.5亿元,建成设施农业示范园项目56个、设施农业配套项目149个,平均亩产1万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全市范围来看,设施农业占比依然不高,且面临着投入不足、土地流转困难、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后、农民意识不强等重重难题。

  设施农业投入不足,背后还关联着许多问题。比如,传统农业还能赚钱,从事农业的多为中老年人,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强;土地分块承包的现状,让农民疏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设施农业投入平均每亩约需1000元,普通农业效益不高,农户无力承受;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后,农民不敢轻易投入,而现代农业发展过缓,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无法跟进。

  “这些问题盘根错节,最终延缓了设施农业前进的步伐。”整个下午,这位“老农业”真诚地与记者分享她的思考。她说,如果哪天大学生都来投身农业,现代农业肯定就有希望了。她又说,天气转凉后,想召集专家,好好研讨一番,若“南旱北涝”成常态,农业发展要加快调整思路。

8月14日 临安 最高气温38.5℃一个山谷的绿意:尊重自然,改造自然

  当天傍晚,高温预警解除,旱情却在升级。上午在临安市清凉峰镇采访时,但见漫山遍野的山核桃树,都呈现出焦黄色。同行的伙伴说,这时只要丁点儿火星,就能瞬间引发森林大火。

  此刻,临安的山农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煎熬。占据临安西部农民三分之二收入的山核桃树,已被大面积晒伤,预计减产70%以上,树龄10年以下的受灾尤为严重。“一年晒伤,影响三年。明年必定绝收,后年才能少量恢复。”市农技推广中心农作物站站长王高林无奈摇头。

  沿着幽深峡谷,前往浪广村的路上,不少山农顶着烈日,架起抽水泵,从谷底小溪,往山上的山核桃林翻水。石长城村58岁的村民叶建华,一脸惆怅地站在干涸的水库旁:“只要保住山核桃树就行。”峡谷边的石崖上,自然生长的植被,近半枯黄,没有生机。

  这个夏天,山核桃树是“摇钱树”的铁律被彻底打破。前几日,山民还把高山蓄水池没用几天就干涸的原因,归结为豆腐渣工程,但看着偌大的水库见底,便不再争论。这让记者想起赵爱凤的分析:一是杭州灾害天气不多,从事传统优势农业的农民忙着赚钱,忽略了设施维修和投入;二是山核桃林植被稀疏,山体涵养水源的功能变差。那是被悄然改变的生态,在极端天气下露出了端倪。

  告别叶建华,我们登上了海拔800多米的浪广村。令人诧异的是,沿着盘山公路越往山顶走,发现梯田里的作物越发葱绿。露天种植的茄子,枝叶茂密肥壮;旱地里的玉米,坚挺站立;大棚里的番茄,鲜艳欲滴。就连路边的山核桃树,挂满果子,迎着烈日,茁壮生长。

  位于半山腰的松树坪,有处小房子,门口矗着牌子:临安市浪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杭州市“菜篮子”基地。10多位农村妇女,忙着把茄子、蒲瓜、番茄等蔬菜打包。黑瘦的理事长方锡高正欲发动蔬菜运输车,奔往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山谷里,回旋着打包带撕扯的声音和妇女们爽朗的笑声。

  为何这个对着太阳暴晒的山谷,能逃过高温旱灾,保持生机勃勃景象?社员陈化平带着我们登上梯田,展示了其中的奥秘。他拧开田头的水龙头,清流立即涌来,顺着黑色的软管,精确滴落在植株根部。“有水,但不能浪费水。”老陈说。

  原来,这个临安市最早的蔬菜基地,2003年就建造了高山蓄水池。2009年合作社成立后,陆续投入两百多万元,增建蓄水池,接上喷滴灌,覆上地膜,搭起大棚,走上设施农业之路。“如果不是这些设施,基地肯定颗粒无收。”方锡高说,近日受旱灾影响,蔬菜价格稳步上升,合作社迎来大好机遇。

  记得在山脚,忙着建育苗中心的王高林,多次提及“什么来钱种什么”,这种理念需要修正。种植经济作物,应与地方的地理、气候、人文、历史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切忌过度种植和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这也是设施农业的要义。”他说。

8月16日 长兴 最高气温37℃一片茶山的启示:转变观念,再创新业

  8月15日,浙江省发布今年首个干旱橙色预警,重旱范围继续扩大。

  长兴县,林城镇石英村。村委会主任卢长寿的家里,近日常有村民造访:“村长,后悔啊。早知旱情这么严重,年初就该同意村里的建议,建蓄水池、接喷滴灌。现在茶园损失惨重啊。”卢长寿心中既悲又喜:“这下,村民应该相信设施农业的好处了。”

  午时爬上山头,村民董银全怒气冲冲地站在茶地里。这个皮肤晒得黝黑的汉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困苦:村里停止采矿后,他拿出所有积蓄,于今年7月转包了山头的40亩茶地,转包费每亩1.5万元;还买了辆越野车,方便上山管理茶园。没想到,刚承包到手,就遇到了高温旱灾。

  三周前,他就与山脚鱼塘的主人商量,借用塘水浇灌茶地,还答应赔偿鱼塘损失。这些天,他日夜守在山上,用泵打水浇灌茶树。回到家里,妻子埋怨他乱投资,败了家。最近鱼塘主人又反悔,不肯借水……“要是建了蓄水池和喷滴灌,就不会这样了。”董银全懊恼不已。

  看着疲惫的董银全,长兴县农业局经作站副站长王辉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老董,坚持住啊。你看,努力没有白费。从这儿看过去,你的这片茶园,枯死得最少。坚持到下雨后,马上把枯枝修剪掉,施上肥。今年全县茶叶受灾60%,明年价格可能攀升,你管理得好,就会多赚些。”一番话,让老董怒气消退了不少。

  “干旱至此,农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的矛盾,开始不断显现。”副局长李应林说,这几日,当地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已兵分五路,每天奔跑于乡镇,重点就在化解基层矛盾,合力渡过旱灾。

  回到村委会驻地后,大家围着坐下,把这几日看到的问题梳理了一遍。卢长寿说,他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与村民商议,如何为茶园建设高山蓄水池和喷滴灌系统,“某种程度而言,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村民的观念终于改变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田间地头问三农 2013-08-20 3151399 2 2013年08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