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 声音

  在腾讯大浙网的讨论中,不少网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Mua.玫瑰樹”:临终关怀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会不会被国人演变成草率解决医疗负担,对于亲人生命不负责任?谁都不得而知。关键还是靠个人的道德约束吧!

  网友“巡巷子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比如一把刀, 在有医德的医生手里可以用来手术治病;而在坏人手里却可以用来杀人 。所以说关键是人的问题。

  网友“□德芙的浓”:不是每个活人都会花那些钱,有些家庭很困难,他很想让老人得到治疗,让老人能活得久一点,让老人再看看这个世界多一点,但是他没办法做到。他自己本身是一个残疾人,再说,他还有孩子要养,他没办法让老人再活得久一点,让他对两老尽到孝道。

  网友“save酱_YEAH_”:事实上每个人对生命都有着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害怕死亡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可耻的。或许在垂危者的眼中,一剂针药过去后,明天就会发生奇迹;或许他们会担心自己离去后家长里短无人照料,又或许他们还有一些放不下的人和心愿。对于这样的人,你让他们放弃治疗,他们怎么可能在丢失希望的境界中去享受生活呢?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生来去,潇洒自如。不论哪一种人,没有谁比谁少了尊严,也没有谁比谁更伟大,尊重生命不仅仅是活得洒脱,而是活得幸福。“安宁疗护”的确能让一部分人死得幸福,但是在我看来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毕竟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活着或许得受着但不一定是罪。

  网友“瓶中信”: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想法。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会选择“不会”,因为有好多好多未完成的事情和心愿;当我年老的时候,我就选择“会”,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已经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就回去好了。

  网友“青春”: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活着是极其痛苦的时候,我会选择临终关怀,这样既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的负责。

  网友“靠右行驶”: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方式有很多种,挽留生命确实是一种,尊重当事人的选择,顺心度过最后的日子也是一种。

  网友“ylyalina”:如果老了走不动路了,愿独自躲在静静的小山村,看着美丽的夕阳走完最后一程;而不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抱着虚无的希望忍受着最痛苦的治疗。

  网友“OAK”:应有尊严的生,有尊严的死!当死神来临的时候,能平安离去。如果活着没有质量,经受各种痛苦,解脱也许是最好的出路。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 声音 2013-08-20 浙江日报2013-08-2000011 2 2013年08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