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再入海 身藏新武器
发现作业区多金属结核覆盖率高
据新华社“向阳红09”船8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各就各位——”当地时间8月7日晨7时12分(北京时间8日凌晨1时12分),“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总指挥刘峰下达一级指令。这意味着“蛟龙”号本航次第二航段首次下潜任务正式开始。
乘龙入水“探宝”
8月太平洋的天,就像8个月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说下雨就下雨。在淅淅沥沥的夏雨中,科考队员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下潜程序:潜水器舱内通电检查、布放橡皮艇、下潜人员进舱、A形架起吊潜水器、潜水器入水、橡皮艇靠近潜水器、解除拖曳缆、开始下潜、声学吊阵入水……
近3个小时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抵达海底,深度5259米。这里是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拥有丰富的锰、铜、钴、镍等金属矿藏。“蛟龙”此次下潜,任务之一就是展望深海采矿的可能性。
“在7.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里,中国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今天下潜作业的合同区详细勘查区锰、铁、钴等金属丰度和品位比较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开采前景。‘蛟龙’号把试验性应用航次选在这里,就是进一步把这里的结核覆盖状况和海底地形地貌搞清楚。”刘峰介绍说。
因此,“蛟龙”携带了两样特殊设备一同下潜。一个块头相对较大,是尺寸为450×450×700毫米的深海沉积物土工力学原位测试仪;另一个“个头”小点的是深海诱捕装置。它们都被稳稳地系固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两支机械手之间的采样框位置上。
“按作业计划,‘蛟龙’号坐底后,土工力学原位测试仪将开展静力触探测试和十字剪切测试。简单说,就是测沉积物的软硬,为以后建造深海采矿设备提供重要参数。”来自长沙矿冶研究院的工程师陈铭告诉记者。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人类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目前业内认为深海采矿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是否投入商业应用关键看成本是否合算。
陈铭介绍说:“五大矿业巨头共同投资的鹦鹉螺公司早已开始商业化开采的准备工作。2014年计划在1500米到2000米水深进行多金属硫化物的商业开采。公开可行性报告显示,虽然大型深海采矿船舶和整套集矿、扬矿设备非常昂贵,但因为此地铜、金、银经济价值非常高,鹦鹉螺商采可以盈利。”
绿色开发深海
现场副总指挥李向阳表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中国先后获取了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矿区,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矿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矿区。中国在对这些矿区进行考察时考虑到了环保问题,主张在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对海洋资源进行绿色开发。
“蛟龙”号为绿色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新的考察手段。在过去,我国采集深海生物样品基本靠拖网,方式粗放且效率低。拖上来的生物大多被挤压碎了,没法保存完整样本,而且无法确定采集到的生物在海底的具体位置。
“本航次我们计划对沉积物和生物进行原位采集。用生物诱捕装置尝试把几种海底平原的生物迁移到海山链,过段时间再来看看,如果它们能快乐生活,就说明在平原地区采矿不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损害。”现场首席科学家王春生说。
现场总指挥刘峰也强调说,本次“蛟龙”下潜在考察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要“了解该区域的巨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为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分3个航段,在圆满完成位于南海的第一航段任务后,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母船于7月19日从厦门起航,经过5281海里的航行,于8月6日抵达了位于东北太平洋的第二航段作业区。
蛟龙”号潜水器7日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勘区首次下潜,获得大量海底结核覆盖高清视频。科考队员测算此处多金属结核覆盖率达50%。
准备再次下潜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董彦辉介绍说,“蛟龙”号帮助科考人员验证了该区域多金属结核的高覆盖率。
从视频看,详勘区多金属结核虽然个头不大,但分布密密麻麻。它们形状规则、大多为椭圆形,少量为菜花状,主要成分是锰、铁、镍、铜和钴,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是镍和铜。
本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春生说,“蛟龙”号近底潜航时发现了海参、海星和柳珊瑚等多种海底生物,但诱捕笼诱捕作业不太成功,他们将研究改进诱捕装置。
此外,初次随“蛟龙”号下潜的深海沉积物土工力学原位测试仪未能正常工作。初步判断是下潜过程中仪器框架发生变形。
根据现场指挥部计划,接下来将对“蛟龙”号下潜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排障维修。如果天气条件允许,船上时间9日“蛟龙”号将搭载科学家再次下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