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界人士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期盼——
怀揣梦想 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朱海兵 吕玥 通讯员 冯婵璟
科教事业,在人们心中,原本是一片净土。
可如今,相对纯粹的科教领域,同样出现了工作形式化、管理行政化和追求物质化、奢靡化等问题。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如何遏制“四风”,更好地怀揣梦想、砥砺前行,成为我省广大科教界人士的殷殷期盼,也成了他们的努力方向。
日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随之而来,该校党委书记张忠元也被调查。
有人调侃,今年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很悲催:毕业证无人可签名。更多人则在忧心:如今的科教界怎么了,腐败、浮躁等不正之风为何盛行?该如何还学术一片净土?
刹浮夸,
静下心来做学问
从事教育近20年,遂昌县蔡源乡中心小学校长华宗宏,对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现象,别有一番体会。
“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主阵地,应该是一块净土,让人能够静下心来,实打实地教书育人。”然而,华宗宏发现,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现在不少老师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职称论文东抄西抄,有时对工作应付了事。
“现在科教领域普遍存在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浮于表面的短期行为。”一位高校科研人员指出,常有作者人为夸大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在报告中大量使用“重大突破”、“世界领先”、“世界首次”、“引起国际轰动”之类的修饰词语,缺乏起码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在浙江海洋学院任教的80后教师姚会彦直言,这种浮夸的形式主义之风当刹。“教育和科研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更不容急功近利走形式。”
针对这一情况,我省许多地方已作了不少有益探索。
自去年8月,省科技厅批准建立全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以来,德清县已引进7家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入驻。“我们的目的,是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来破解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让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不再只停留于论文、专利上。”德清县科技局局长徐羚告诉记者,今年,实验区已有25家企业的30多个项目与18家高校院所签订技术合同,预计这些技术合同完成实施产业化后,将年增产值5.6亿元。
省冶金研究院党委书记徐进也认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活动中去,而不是一窝蜂地走申报课题、发论文、升职称的老路,从而避免号称论文大国、教授大国、博士大国,但创新能力不强的尴尬局面。
别作秀,诚心诚意办实事
形式主义并非教职员工和科研人员的唯一吐槽点。
“你相当于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非常反感别人这样提问。
“这完全是地道的行政化思维。”范柏乃认为,现在的高校行政化现象相当普遍,普通教职员工对此意见很大。像“985”高校的校长为副部长级别,结果便形成了一种导向,使很多优秀教师转而追逐行政级别。“因为一旦进了行政层,就能比较容易地获得资源配置权。”
“别看现在国家对高校的投入比以前大大提高,但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范柏乃忧心地指出,因为有些想做学术并有能力的人,很难拿到项目。在他看来,要让高校真正发展好,一定要摆脱官僚主义和行政化,实现教授治校,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四风”,真正全面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作为科技型企业,我们最怕的也是官僚作派。”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军对记者说,公司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基本上是从事科研工作,不善于与政府机构打交道。以前,有些政府部门服务比较机械,不懂得从科技企业的实际出发,少数中层干部还故意捣浆糊,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多困扰。“不过这些年改进很多,政府部门对科技型企业的理解与支持力度明显增强,给了我们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
“科教事业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就一定要向官僚主义现象说不。”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显奇对科教领域的官僚作风特别有话要说。创业10年,他深感科技型企业投资大、周期长,成果出得慢,政府部门的扶持特别重要。
胡显奇坦言,他们需要的扶持,是政府部门能够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方面,我省科技部门做得不错。”胡显奇告诉记者,最近,省科技厅主动下基层了解情况,拨付给他们一笔课题配套资金,虽然远不能与公司的巨额投入相比,但这种引导和鼓励,很好地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企业科研人员很受感动。
“相形之下,有些地方和部门就表现得有点急功近利,如果企业迟迟不产生税收,就不愿意来过问一句,更别说解难题了。”创业前曾做过机关干部的胡显奇直言,机关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教育实践活动中,政府部门一定要依靠具体工作抓手,把转变作风真正付诸行动,千万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年轻教师姚利权,也很赞同上述看法:“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个人觉得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充分结合各自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师生、科研人员为本,以群众为本。”
他希望,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做到“会学习、有远见、走基层、体民情”,了解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多听听真实的声音,帮助师生解决最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教育实践活动才算真正有了效果。”
勤作为,专心致志搞研发
教育和科研,都是基础性、战略性的事业,需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所成就。
“科研人员最要不得的,就是享乐思想与奢靡行为。”今年73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权启爱,在磐安县双溪乡家喻户晓。2003年被派往双溪乡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他把实验室搬进茶园,天天与村民打成一片,使双溪乡人均茶叶年收入从当年的150元,提高到如今的1800元。他先后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授予“UNDP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科技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他认为:“科研尤其是农业科研人员一定要走出大院,不怕辛苦,把更多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真正融入三农,实现科研、生产双丰收。”
“这么多年的实践告诉我,只有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价值所在。”今年51岁的俞旭平,从省中药研究所派驻淳安县枫树岭镇科技特派员10年来,帮助枫树岭镇农民人均收入从当初的3000元,增长到去年的1万多元,其中中药材种植收入占29.3%。“做科技特派员这10年,虽然很辛苦,但我自己也受益匪浅,不仅在科技扶贫的实践中发现了很多科研新项目,而且大多数科研成果也可以迅速转化为农民的实际收益。”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青年教师刘亚波最崇拜脚踏实地、勤奋苦干的教授学者。他说,在他身边,就有这样一批实干型人才。他们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与学生一起吃食堂饭,一起熬夜做实验、写论文,全身心投入科研与教学这个“一亩三分地”中,不图享乐,不计较个人得失,非常关心学校及教职员工的事业发展,使得许多青年教师深受裨益,成为他们的学习榜样。
“但反观个别教授,在功成名就之后,便不愿上讲台,不愿带学生,不想继续坐冷板凳。他们不是坐享已有成果、贪图享乐,就是脱离科研教学、追求名利,这样无论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一所高校的进步,都是非常不利的。”刘亚波说:“如果把大学作为一个挣钱的地方,作为一个沽名钓誉的地方,一流大学是建不成的。”
“‘四风’问题,不仅是一些领导干部,也是很多普通党员都存在的问题,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再不尽快把问题解决好,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都会受到影响。”范柏乃指出,要让这次活动真正有效果,除了广大党员干部端正态度,积极参与之外,还要在制度建设上有所保障。“建立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让广大群众真正参与进来,共同遏‘四风’、扬新风。”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当前的学术界正在被一股不正之风侵蚀,具体表现为:论文写作抄袭造假;靠拉关系、忽悠、泡部门跑钱争项目;伪造学历和论文;一些管理部门将管理权力化、利益化,长官意志至上等。科学是钻研不是钻营,是学术不是权术,一个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需要一批又一批新人传承崇高的价值观。对于当前的学术不端现象,我们要尽快构建科技工作诚信体系,这不仅关乎学术,更关乎国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