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微电影剧本征集活动评审落幕
最佳编剧三强出炉
越朦 傅静之
越朦 傅静之
慢生活,不是消极避世、自我放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敢于从容的气度。由本报携手铭德广场·利星名品发起的“慢生活”微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已于6月30日完美收官。截至8月5日,专家评审组已在几十份入围剧本中评出了获奖作品,并就微电影剧本的写作技巧进行了解读。
专家一致肯定 微电影传递“慢生活”
专家们一致认为,“慢生活”微电影剧本征集是很有意义的。微电影作为快生活的产物,是正在崛起的新媒体技术之一。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卢炜认为,现代焦虑症迫使人们没有耐心欣赏完整的经典电影,耐不住寂寞去学习电影的完整技法。“‘慢生活’微电影大赛,在现代技法中推行传统文化,很有意思。”他认为,本次活动符合杭州东坡肉“粗材雅食”的特性,彰显了“慢生活”的真品质。
“这是《浙江日报》转型新媒体的又一次尝试。”浙大传媒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浙大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范志忠教授充分肯定本次活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党报关注百姓生活、走群众路线的务实态度”。
铭德广场·利星名品董事长陈敏认为,当下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快,非常需要“慢心境”,将“事缓则圆”的古老哲学融会贯通,这也是此次利星与浙报共同推广“慢生活”概念的初衷。
最佳编剧“三强” 入围者中脱颖而出
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们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角度出发,用专业的眼光,对入围作品做出了各种评价,并传授了微电影剧本专业写作的技巧。
范志忠教授认为,征集过程中收获的剧本都非常的原生态,其中不乏在台词和语言能力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作品。“但总的来说,这些剧本都没有体现最重要的一点——‘微’。”范教授认为,微电影剧本除了要求有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有一定的影像经验。专业微电影剧本其实是一种微型小说,要求编剧在成本、时间、语言有限的情况下对情节的跌宕起伏、台词起承转折有准确的把握,不能有任何废话和浪费的镜头。虽然此次入围的作品中不乏一些颇具创意和剧情的作品,但共同问题是台词过多、可拍性不强。
卢炜也抱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征集的剧本尚需磨练,并建议二次创作时在画面中多融入一些标志性元素,使作品更接地气。
经过由专家学者、浙报公司领导、微电影拍摄团队、制片与投资方等组成的评审团队的专业评审和严格遴选,最终《西溪轶事》、《滚叔的120分钟》、《慢慢来比较快》等三个剧本获最佳编剧奖。
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三个剧本相对画面感强、形象生动,创作思路和视角有新意,抓住了人物关系和慢生活的主题切入,在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拍摄成微电影的剧本将在以上获奖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二次创作,并于9月份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