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真功夫 创新无止境
——记省特级专家、“淀粉大王”姚献平
记者 方力
本报讯 当记者见到姚献平时,他正在看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安科技城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这个项目是经科技部批准、依托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的国家级专业科技创新平台。眼看9月份就要动工了,姚献平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
姚献平是省特级专家、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造纸化学品、淀粉衍生物领域的研发工作,被尊称为“淀粉大王”。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到应用创新,再到成果转化,他一直在专业领域持续创新。
姚献平从杭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工作。为了家庭,姚献平回到浙江,进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杭州化工研究所。
“那时,研究所正致力于造纸化学品的研发。”姚献平告诉记者,他认真做了调研,发现变性淀粉是十分重要的造纸化学品,市场需求量大,当时国内还很少有人涉足,“这个跟我在上海从事的植物化学也有关联,我觉得值得我研究一辈子。”他暗暗下定决心。
经过充分准备,1985年底,姚献平的立项调研报告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很快在部、省、市列上了科研项目。他也由此踏上了该领域20多年的科技攻关之路。
科研是艰苦的,而最令姚献平难忘的是那段在磐安科技扶贫的日子。1988年,他被派到条件艰苦的磐安进行科技扶贫,这一干就是9年。没有资金、厂房,住的是农民房,出差一段时间老鼠就在被窝作窝……在磐安的日子非常艰苦,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姚献平没有怨言,没日没夜地工作,不仅创建了磐安造纸淀粉有限公司,还将该企业打造成当地的明星企业。
“操作工、推销员,企业里该干的我都干过了。虽然艰苦,但这段日子我一点都不后悔。”回忆起这段经历,姚献平很感慨,正是有了这9年的“社会大学”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转化科研成果、市场推广等。
从磐安回来后,姚献平担任了杭州化工研究所所长,后来又担任化工研究院院长。他非常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项目经过实验室试验放大后,根据市场需求可以很快进入转化和产业化推广。产业化取得效益后,将一定比例的效益再用于新的研发,形成良性循环。”姚献平向记者介绍说,从事造纸化学品研发以来,他承担过30多个科研项目,全部成果都实现了转化。研究院还建起了10多个产业化基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拥有300多人的杭州化工研究院,去年向国家缴纳税收4500多万元。
变性淀粉的传统制造工艺很多,但能耗大、废水量大,存在污染环境问题。姚献平和研究人员先后探索出了半干法工艺、淀粉衍生物粉体连续管道流态化清洁制造工艺等造纸用淀粉衍生物绿色化研究与应用技术。其中,淀粉衍生物粉体连续管道流态化清洁制造新工艺实现无废水、无废气排放,能耗不到常规工艺的四分之一。
“科技创新是无止境的,最后能真正实现成果转化,用到老百姓身上才是最重要的。”姚献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