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记者随湖州乡村医生方会海出诊——

他比儿子叫得应

  本报湖州8月5日电

  记者 江晨 通讯员 邓德华

  正午12时,气温38℃。水泥路被晒得滚烫,人在树阴下也热得站不住。

  跨上乡村医生方会海的“雅马哈”摩托车,记者跟老方一同下村去。这里是湖州吴兴区埭溪镇庄上村,连续高温已经“烤焦”了山上连片的白茶树,老方最牵挂的,还是分散在各村的老人。

  57岁的方会海从1978年入行,一直在庄上村“赤脚”行医,至今已有36个年头。“2004年开始,我就不再是‘赤脚医生’了,我们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我就成了‘穿上鞋’的社区医生,而更多的人习惯叫我们‘乡村医生’。”方会海逗乐说。

  庄上村是埭溪最为偏远的山村,距镇中心15公里。烈日炎炎,即使连绵竹海的山里也感受不到丝毫清凉。

  “这么热的天气,冠心病、高血压、腹泻和中暑的老人不在少数。”方会海一边开车一边介绍,庄上村有1900多人,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剩下600多名老人分散“留守”在各个自然村。每隔2至3天,他就到下辖的佃坞、钱坞、白九坞和上方4个自然村出诊,把代购的药品送到老人手里,再逐一为老人测量血压。

  12时半,外出劳作的村民大都回村午休,这是钱坞村人聚得最齐的时候。“今天有几位老病患可能药快用完了,随我去看看。”

  跟着老方,记者来到钱积庆、孙小珍夫妇家中,89岁的钱积庆因挑粪担摔倒而至股骨骨折,他的老伴孙小珍也长年卧床。老两口子女不在身边,又都患有高血压。丧失劳动力后,他们每月共领210元的养老保险,山上的毛竹两年能净赚5000元,这是他俩仅有的收入。环顾这个裸露着砖块、再也建不起第二层的旧房子,这里唯一的电器是一台“美的”牌台式电风扇。每度电0.53元,怕浪费电,老两口舍不得开电扇。

  看到方医生,夫妇俩高兴起来。孙小珍特意打开电扇让我们乘凉。“高压175,低压90。”老方先为孙小珍测了血压,因天气炎热,她的血压有所升高,“电扇要舍得打开,降血压的药一定要记得按时吃,如果吃完了,就打电话给我。”隔壁邻居钱根美告诉我,平时老两口挺固执,但方医生的话一准儿听。

  像这种患有慢性病,需要定期随访、送药上门的老病患,钱坞村有几十名。老方随身携带着一个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位老人的血压情况。全村的药派发完,我俩的衣背已经沾湿。

  作为最基层医务工作者,炎夏7月,老方一天都没敢休息过。村里的老年人起得早,每天早上5时不到,就有村民堵在庄上村的他家门口要求输液,夜晚有人身体不舒服,他也要骑摩托奔到村里。

  “给方医生打电话,比儿子都叫得应。”在佃坞村,年逾七旬的方金龙、方美根夫妇觉得这个夏天很难熬,70岁的方美根患有尿毒症,在医院做透析每个月要花掉6000元。做透析每天要用4包药水,每包药水花费4个小时。老两口买了仪器,让方美根在家做透析,一个月可以节省3000元。放药水的地方不能点蚊香,老方这次特地给他们带去了“驱蚊灯”。

  辗转到上方村送完药,回来的路上,老方告诉记者: “我们这是山区,自然村之间离得都比较远。不久前,上方村一位70多岁的大娘得了子宫癌,在城里看病回来带回5天的盐水,老人起不了床,无法到站里治疗,我只有上门帮她输液。”方会海回忆着,“从服务站到上方村大概2.5公里。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药箱抛开两米多远,我躺了10多分钟才能爬起来。”

  “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年轻人有个病痛会去镇上,但是一般村里的老年人相信我。”

  还有3年,老方即将退休,他期待着尽快有年轻人能接手他的工作。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他比儿子叫得应 2013-08-06 3134646 2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