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产业集聚

文章导航

聚合力 升级道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强势崛起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强势崛起

  文/ 仇欢 骆华超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既不沿海也不沿边,自然禀赋并没有为这里的人们生存繁衍提供足够的生产生活资源,改革开放初尚是几无工业基础的贫穷农业县。

  义乌人“善首创、敢人先”,“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激活了义乌改革,以市场闻名,因市场发展;以创业富民,因创新强市,走出了一条“兴商建市”的成功之路。

  义乌在国家地理版图上不过是微小的一点,却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当“中国梦”在中华大地上激情绽放之际,义乌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强势崛起,正在实现着一个光彩夺目的“义乌梦”。

风劲扬帆正当时

【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义乌实践改革试点的重要引擎,是义乌持续发展的重大平台,是争当“两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在浙中崛起赶超发展中向前移位的关键战略。】

  据嘉庆县志记载:稠城之大:“周三里一十五步”。千年古镇直至解放初还是“四门四街”的弹丸小城,期间经历了两千余年,城区由始建时的几十公顷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二百多公顷。经过几十年的城市规划和扩张,目前,义乌的建成区面积是90平方公里。

  这其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义乌悄然嬗变的脉搏。

  城市板块扩张的张力,带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义乌江昼夜不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见证并撰写着义乌人奋斗的历史,孕育了义乌这块土地独特的创业创新精神。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经过30多年的培育、发展、提升,义乌已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化的新型展贸市场,成为国际性小商品流通、展示和信息中心。如今的义乌,是一块充满希望与激情四射的热土,它在变革中图存,以创新谋发展……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联合发表的一份专题报告中,对义乌有这样一段描述:“义乌市距上海300公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这份报告中,义乌是中国唯一被录入的县域经济体。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领导不止一次地说道:“每次到义乌来都有新的收获,都有一种冲动。这种冲动是义乌的发展带给我的震撼和冲动,义乌从原来一个浙江的块状经济市场,发展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再发展成全球性的商品交易市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义乌,已成为商贸城市发展的价值坐标……

  2011年,它又一次站在了新起点之上。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义乌正式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这意味着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义乌拥有了先行先试权。作为县级市的义乌,即将拥有整套设区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至此,义乌有了新名称——义乌试点。这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和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之后的第10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改革试点的确立,为推动义乌发展、加速浙中崛起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义乌,宜商之城再添动力。

  位于城区西面的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建设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以这里为核心,义乌孕育着一片“全球贸易”基地——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瞄向的是全球商品贸易中心的核心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试验区。目前集聚区已拉开了133.11平方公里“一核两区一走廊”的空间布局框架,设置了贸易流通、金融商务、现代物流、小商品制造研发、文化创意5大产业功能分区。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是浙江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突出国际商贸特色,以国际贸易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引导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强化制造业对国际贸易的产业支撑,建设成为世界日用小商品产业资源配置枢纽平台为发展导向。“十二五”期末,集聚区的目标是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市场成交额1000亿元,实现财政税收总收入65亿元,出口集装箱标箱80万个。

  今年,集聚区预排重大建设项目68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额45亿元,产业投资150亿元,协议引资额200亿元。

  义乌交通基础设施上马项目也有不少。重点工程就有18项,包括03省道义乌段改建工程,37省道义乌青口至苏溪段改建工程,义乌至武义公路等9个续建项目和香溪路北延工程一期等3个新建项目。

  另有场站项目9个,含国际商贸城长途客运中心、城西物流中心、内陆口岸场站建设二期等3个续建项目和义乌小商品出口监管中心一期工程等4个新建项目。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是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大物流园区建设的大平台和主阵地,是义乌市持续发展活力、动力、潜力所在。”义乌市市委书记李一飞表示。

  风劲扬帆正当时。无论是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小商品流通为载体的快速发展,还是成熟规划的产业集群“效应”,兼容并蓄,商贸之都义乌已折射出开放与包容的强者风范。

大平台大项目齐“亮剑”

【以大平台吸引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亮剑”平台建设,剑拔弩张。】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义乌也不例外,悠久的历史和现代的经济、文化氛围铸就了它的城市精神,形成了“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专业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走出了一条富有义乌特色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崛起离不开义乌精神和“兴商建市”战略的践行。

  工业园区和总部经济区集聚力明显。2012年,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6.9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销售产值434.3亿元,同比增长12.8%;园区企业实现利税32.6亿元,同比增长8.7%;完成固定资产实际投资28.7亿元。园区以申报创建国家级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为抓手,品位不断提升,重点引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顺利。首批入园的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年内已完成土地挂牌出让;浙江英特来光电有限公司年产4800KK SMD LED封装和应用生产线项目已完成挂牌出让;浙江博尼锦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锦纶差别化长丝项目已开工建设。

  大市场,全面提升转型。

  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是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按“核心引领、三区互动、纵横双轴、三点协同”等空间布局规划,建设面积为12.85平方公里,建设周期为10年。第一阶段总投资30亿元,主体工程占地525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对一直以日用品批发为主的义乌市场而言,此举意味着义乌市场群将实现从终端销售领域向原材料供应、技术技能培训等上游领域延伸,不仅能为中小微企业解决产品销路,还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机器设备和原辅材料。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作为集聚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在产业链上游强化“义乌优势”,而且能更彻底地拉开义乌发展框架,成为义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发动机。

  大物流,催生“大港口”。

  在义乌,物流业与小商品市场相伴而生,互促共荣。集聚区的物流园区规划,让义乌实现进出口货物集聚区、国际物流信息枢纽、查验通关中心、国际物流服务中心等更加丰富的功能。

  内陆口岸场站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建成并投用,内陆口岸场站二期海关监管查验场地即将建成。仅一期就占地600多亩,即便驾车兜一圈,也需要20分钟时间,可以同时容纳近500辆集装箱车装卸货物。二期工程建成后,年货运量将增至110万标准箱。在规划中,内陆口岸港的功能会进一步扩容,国际集装箱堆箱、提箱、还箱和保税物流中心等口岸国际物流服务活动将在此活跃进行。

  据介绍,传统的海港港务、海关、检验检疫、结汇、航运代理等业务都从原先各自的办公点全部移到了场站内,也就是说,一辆货车从进场站到出场站,就完成了海关监管的所有流程。高效、低成本的全球物流配送网络,让义乌成为浙江省内最大的内陆港和全国最大的零担货运配载物流枢纽。

  5月1日召开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第69届年会,以决议形式正式通过《政府间陆港协定》,义乌作为华东地区唯一、我国首批陆港城市被列入国际陆港城市。义乌将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重新编制物流业发展规划,建设大物流园区,进一步突出物流业战略性地位,真正实现“货畅其流”。

  电子商务,机遇无界。

  义乌以繁荣的电子商务为基础,依托市场实体和产业优势,打造全球网货配送中心、全球网商集散中心、区域快递分拨中心、局部功能领先的第三方平台体系和海量信息处理中心。目前,义乌市已集聚各类网商6万多家,自主开发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义乌购”正式上线。规划占地666亩的国际电子商务城即将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的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专区、11万平方米的网商创业园已投入使用。另外,完善信用、交易、支付、登记、安全认证、投融资等支撑体系,促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良性互动发展,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促进义乌市场转型升级、打造小商品电子商务之都的重要载体。

  金融汇聚,商务引擎。

  “义乌是个外贸淘金的好地方”,出口、进口、转口三联动的庞大贸易流带来的巨大资金流,更吸引各大金融机构来到义乌。稠州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国信证券、金华商业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新华期货等金融机构项目络绎不绝。让义乌更具活力,金融商务区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聚区的中央活力区乘机顺势而上,规划建设一流的金融商务区。整个金融商务区总体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面积0.75平方公里,计划建设项目49个。

  除此之外,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义乌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已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还有一个省级开发区——义乌工业园区,并在争取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十二五”期间还将规划1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在总部经济方面,着力推进总部经济区和金融商务区建设。目前总部经济区占地240亩,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30幢总部大楼,现已引进44家企业入驻,将打造成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和国家级小商品创新研发示范基地。

服务创新频出妙招

【在改革试点的推动下,义乌的发展潜力将更加巨大,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政策礼包,各种基础设施和要素保障能力的不断加强将为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义乌城市发展全面推进注入持续动力。】

  李一飞说,集聚区承担着义乌转型的历史使命,是“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要与义乌整体规划、路网建设相结合。集聚区内的物流、仓储、电子商务等平台建设要精心谋划、科学论证,更要以战略眼光,立足长远,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为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夯实基础。

  在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在平台建设上的大发展,在公共服务上的更完善政务“效率”日益优化……义乌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发展的机遇与平台。

  “招商是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很慎重”,集聚区管委会内已经形成了招商优选的共识。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约谈、资料查询、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成套机械装备供应、原辅材料、工量具、零部件及总成等四大板块几十个分类行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同时,集聚区管委会还与工信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省安全防范技术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中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华机械网、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联合会、香港工业创新商会、香港合成革暨金属物料协会等多家单位、机构进行接洽,并取得一定共识。其中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达成了合作协议。

  据透露,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义乌市委、市政府同意,出台了《关于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期一阶段招商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代理商预招商的方案》、《关于促进国际生产资料市场繁荣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政策方案。

  卓越于金,繁荣于远。

  以铸造辉煌和梦想的高瞻远瞩之魄力,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崛起引领着一个城市和一个时代的新腾飞。


浙江日报 产业集聚 00007 聚合力 升级道 2013-07-26 浙江日报2013-07-2600013;浙江日报2013-07-2600008;浙江日报2013-07-2600010;浙江日报2013-07-2600011;浙江日报2013-07-2600012;浙江日报2013-07-2600009;浙江日报2013-07-2600007;浙江日报2013-07-2600014;浙江日报2013-07-2600016;浙江日报2013-07-2600018;浙江日报2013-07-2600019;浙江日报2013-07-2600030 2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