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新浙商

逆境下的县域经济“升级版”现实样本——

“新昌现象”透视

  新华社杭州7月23日电

  记者 沈锡权 董素玉 王政

  当我国沿海一些地区仍陷在企业“钱荒”、低利润、产业“低小散”甚至实业“空心化”的困局中艰难求生之时,浙江新昌县却通过坚守实业,以刮骨疗伤的勇气进行产业转型,实现了工业企业和县域经济逆势飞扬。

  山区小县发展势头旺

  “这次收购的国外企业自动化水平很高……接下去又有几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供我调查并购。”这是今年5月三花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道才给新昌县委书记楼建明的“报喜”短信。在新昌县,当三花集团这样利税达十多亿元的大企业实施国际并购、拓展发展空间大战略之时,一大批中小企业则立足本行业努力打造“单打冠军”。

  几个数据足以展现这个山区小县企业的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去年三花集团生产的家用空调核心部件“四通换向阀”全球市场占有率65%;万丰奥特集团的铝合金轮毂全球业界第一;浙江医药旗下新昌制药厂90%的产品销往欧美发达国家,国际药典标准中的35个来自这家企业……

  一家占地3亩多的小纺织企业给阿玛尼代工,利润率达30%。企业负责人说:“我们做的不是新昌的主导产业,但只要做企业,就要做到最好,像三花、万丰一样,把产品做精、做久、做大,做成行业的‘单打冠军’。”

  新昌县委书记楼建明说,别的地方可能在考虑怎么“救企业”,而新昌考虑的是怎么打造经济“升级版”。目前,标志创新水平的新产品产值率新昌达到49.2%,接近浙江全省平均数的2倍,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全国平均数的两倍以上。

  “阵痛”之后浴火重生

  记者采访获知,新昌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已连续四年浙江省考核优秀,是全省90个县(市、区)中唯一达此业绩的县域。而就在8年前,新昌还因为水环境污染发生过激烈的跨界环保群体性事件。

  2005年,因化工企业无序扩张,导致新昌江大面积污染,下游嵊州民众冲击新昌个别企业,爆发了群体性环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新昌壮士断腕推动产业升级的契机:两年间,新昌江边30多家化工企业淘汰搬迁,医药行业占全县经济比重从60%减少到20%,财政减收十多亿元,同时投入环境治理达十多亿元……如今,空气中的臭味没了、江水清了,产业也持续向高端发展。

  2012年新昌再遭“冲击”。当地少数胶囊企业被曝掺入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事发后,新昌立即对43家胶囊企业停业整顿,落实最严格的监管措施,痛下决心关停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扶大扶强一批,推动胶囊产业向高端发展。

  去年以来,新昌关停三分之一的胶囊企业,今年上半年产值却逆势增长36%,利润增长55%。标志胶囊发展新趋势的植物纤维胶囊已在新昌康可胶囊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投产。“胶囊事件逼迫我们向产业高端发展。”康可胶囊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愈说。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在顺境高歌猛进、在逆境浴火重生,新昌经济“升级版”的动力何在?

  一组组浙江第一、中国领先的数据或许能解析这个“密码”:今年1至6月,新昌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全省第一(除杭州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下同);2012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36%,全省第一,比全国水平高70%;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9.85件,全省第一,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三花集团、浙江医药等企业获得14项国外专利授权;新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创新型企业数量占到全省近十分之一;这个40多万人口的小县,目前拥有科技人才6万多人。

  万丰奥特集团董事长陈爱莲说,新昌“密码”其实很简单,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坚守实业、科技创新成为一致追求,认准了这条路,然后就下笨功夫、投入企业90%的精力去执行。科技创新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科技制胜,冒再大风险也值得。”浙江医药董事长李春波说。

  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新昌,更有了鸿鹄之志。楼建明说,新昌的发展模式要向瑞士学习,认准产业高端这条路就一直走下去。

  政府当好“经济保姆”

  高端产能要增、落后产能要减,发展效益要增、污染能耗要减……在新昌经济发展中,政府巧做“加减法”,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企业坚守实业、营造环境发展实业。

  在新昌,政府要素保障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亩产论英雄”、“科技定去留”成为导向,2012年淘汰20多家落后产能企业。新昌企业家说:不创新不但没出路,而且没活路。

  “资源不足科技补,小县构筑大科技”,新昌每年拿出1.5亿元扶持战略性产业,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融企业利益、产业导向于一体;投资4000万元建设国家级轴承及机械产品检测中心,投资千万元建胶囊检测中心,搭建一流产业服务平台。

  “政府鼓励扶持大企业自己建人才公寓,政府出钱为中小企业建人才公寓,现在已经建了1000多套,还要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楼建明说,企业吸引的人才,如果因为环境不好而流失,那就是政府的失职。


浙江日报 经济·新浙商 00010 “新昌现象”透视 2013-07-24 3119012 2 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