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黄岩驻村干部走访村民打工点

出租屋里欢声笑语

  本报黄岩7月23日电

  见习记者 梁国瑞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

  “快进来!快进来!”上午9时40分,黄岩区外东浦“小李菜馆”,57岁的李金香拉着胡金清的手进了屋。

  李金香是黄岩区富山乡李家山村人,6年前带着儿子李官福到城区开餐馆,平时很少回村。“老李啊,乡里准备把山头的荒地进行复垦、承包出去,你家有3亩,你看这事如何?”胡金清是李家山村驻村干部,顾不上喝水,他就先开腔了。

  “我没意见!你们都到这里做工作了,我肯定要支持。”李金香家的3亩荒山上没有像样的林木,也没法耕种,平时只能砍柴,属于全区荒山改造规划范围。复垦后承包出去,每亩地每年可以拿到近200元租金,“打个电话说一声就行了,干嘛还特地跑过来!”李金香说。

  “村里70%的村民都在外打工,我们也想来看看你们,生活有没有困难,对村里工作有啥意见。”村支书李德兴说。

  驻村干部走访村民打工点,不仅沟通感情、联系工作,更能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难题。39岁的村民李秀鑫在黄岩九峰路租了房子批发日用品,他右手大拇指残疾,又不知道怎么办残疾证,驻村干部当场就联系了乡里,帮他填好表格。

  “富山乡近80%的村民都在山下打工,其中以黄岩、路桥、椒江为主。这些人是村里的青壮年,家家户户的当家人。”富山乡党委组织委员金建国说,留守在山里的都是老人,每逢村里要表决大事,干部都要打电话给外出的村民,但是赶回来的往往不到半数,不少大事要等村民集中回家时才能敲定,“这样既耽误村里工作,又拖长了办事节奏。”

  村民集中外出打工,干部驻村也要下山入户。金建国说,按照计划,此次走访排查活动,各村入户走访率要达到80%以上,在椒江、黄岩、路桥三区打工的村民,基本实现走访全覆盖。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出租屋里欢声笑语 2013-07-24 3068135 2 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