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沿山河社区有个公益日
律师坐堂当“娘舅”
记者 何苏鸣 通讯员 丁晶晶
记者 何苏鸣 通讯员 丁晶晶
本报讯 7月10日上午8时30分,杭州正信法律服务所的封雅琴律师准时上班了。和其他几个工作日不同的是,当天她的上班地点在北山街道沿山河社区。作为社区律师,她在这里的工作室,在每个周三上午向所有社区居民开放。
“封律师,儿子对我不好,已经好几个月没来看我了。”78岁的王阿姨刚进门就抹起了泪,她看到新闻上说最近新修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特意过来问问情况。封雅琴连忙请她坐下。
“王阿姨不要生气,一家人嘛,总能找到沟通的办法,尽量不要打官司。”封雅琴耐心地安抚着王阿姨,唠唠家常,让她的情绪稳定下来,“您别急,我这两天就去和您儿子聊聊。”
“他们都说封律师你人好,你一定要帮我!”留下自己和儿子的电话,临走前,王阿姨还紧紧抓着封雅琴的手不放。
沿山河是个大社区,有近5000名居民,老年人占多数。从2008年推出社区律师至今,调解老年人矛盾纠纷成为封雅琴工作的重心,社区里的许多老人都能叫出她的名字。“很多家庭矛盾,只要用心去沟通,都是能解决的。”封雅琴说,许多老年人来找她,更多的是找个人倾诉,只要耐心倾听,多了解沟通,多半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封律师真心实意帮助我们,她是位好律师,我们衷心感谢她。”这是一位83岁的离休干部写给社区感谢信里的一句话。
2005年这名离休干部的老伴去世后,他在女儿的撮合下重组家庭。不料,一年后,女儿离婚后搬回老爸家居住,因为住房问题引发家庭矛盾,经常大吵大闹。
封雅琴了解情况后,几十次上门找老人的女儿沟通。最终,老人和女儿握手言好。为了避免再起争端,在封雅琴的建议下,双方还签订协议:父亲和继母过世后房产归女儿,女儿搬出去生活,由父亲每月为女儿支付2500元房租。
“对我来说,他们都和我自己的父母一样,受了委屈,有了困难,我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封雅琴说。
去年夏天,她在走访时发现,社区有一位陈大伯,家里漏水很严重,推门就是一股霉味。她开始张罗着找人帮他修缮,找了一圈却发现房子没有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她误打误撞地来到市里的房屋维修中心。“第一次去,他们觉得我多管闲事。连着去了几次,他们才相信我是真心想帮人家做点事,后来事情解决得很顺利。”
在封雅琴心里,每周三的上午早就被定义为“公益日”。“只要居民们需要,我会一直在这里‘坐堂’,替他们解忧。”封雅琴说,看到自己对大家“有点用”,就是她最开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