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钻进冷库采鲜菇
见习记者 杨振华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余静轲
本报江山7月11日电
见习记者 杨振华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余静轲
下午2时,正是最热的时候,我们来到江山市峡口镇同桥村浙江丽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走进6℃的出菇库,如同从夏天钻进冬天,顿感清凉畅爽。
烈日高温下,农业劳动给人的印象,是一幅“汗滴禾下土”的图景。为人所不知的是,金针菇对生长温度有要求,其采摘和包装常年在冷库内完成,包装工即使在夏天也是一身棉衣厚裤冬袜。
“夏天不用流什么汗,水也不用怎么喝。”周荣花已经在这里上班3年,她和另3名包装工负责18个出菇库的采摘,每到夏季就被其他村民羡慕,“真是舒服”。
周荣花带记者进到黑暗的出菇库,打亮灯管,一层一层地扫视木架上的金针菇。发现有可以采摘的,抽出菌袋,左手拿住底部,右手轻轻一折,成把的金针菇就脱离了培养料。
进到出菇库前,记者一身汗没有擦干,在里面待了几分钟,全身有针刺的感觉,冻得有些受不住。周荣花赶紧带记者到包装间,这里的温度在15℃左右,相对更舒适,但弥漫着一股特别的菌菇味。
摘下来的金针菇,首先要切根,然后5斤一袋进行包装。周荣花利索地将一个塑料袋撑开,放在抽屉型的专用包菇板上,一把把塞进金针菇,凭经验,大概七八把装一袋正好,最后过秤,增减数量。
装好袋的金针菇,再放置到包菇板上,盖上压菇板,脚踩压菇板挤出空气,然后结绳扎袋,好似经过了真空包装。还有最后两道工序,是缠上印有合作社名称的绿色胶带,贴上商标。缠好胶带,周荣花麻利地低头用嘴一扯,咬断了胶带。
记者问,在冷库里进进出出,冰火两重天,身体是否会有不适?“习惯了!早晚上下班,路上骑车我就穿着这厚衣服,也不觉得热,在这里上班,就当天天打空调了。”周荣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