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出梅后医院患者骤增

专家提醒,防高温要多喝水、少暴晒、错时就诊

  本报杭州7月8日讯

  记者 董颖 通讯员 张娜

  今天一大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里已经挤满了患者。家住上城区的刘大伯因为在早锻炼途中中暑晕倒,被儿女送到医院。“最近这段时间早上的温度都超过30℃,老年人在锻炼时一定要悠着点儿,避免过度。”据接诊的王大夫介绍,最近两个星期以来,因为高温引起不适前来市一就诊的患者骤然增加。

  自上周出梅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都被高温笼罩,气温普遍在35℃以上,而据省气象台的预计,未来几天我省依然以晴热天气为主,虽然偶有雷阵雨给灼热的地面降降温,但是气温仍较高,最高温度可达35℃至37℃。在这种高温天气下,极易引发中暑、肠胃性疾病,而杭城各大医院也因为高温变得忙碌起来。

  杭州市一医院门诊办主任徐立宇告诉记者,市一在7月1日当天门诊量达到9700人次,而平时一般在9000人次以下,这之后的一周时间内,门诊量基本都维持在9000人次以上,其中急诊人数每天达900人次左右,“增加的这部分患者主要是因为长时间吹空调造成的感冒发烧,还有因为饮食不当吃坏肚子,尤其是儿童患者增加,导致门诊压力比较大。”

  为了应对高温难题,满足病人及时就诊的需求,医院方面也在想方设法便民服务。市一医院自6月1日起就开始实行早门诊制度,把门诊时间提早到7点半,所有门诊科室有两名以上医生的都错开时间排班,减少排队等候时间,“现在上午的号子都保证上午看完,不拖延至下午。”徐立宇说。

  省人民医院也将挂号、B超、抽血等辅助科室的工作时间提早,并且提供基本的防暑设备,门诊办公室主任吴立萱说:“医院空调24小时开,免费饮用水也不间断提供。”

  一方面,各家医院积极应对就诊量突增,从细节处体现便民服务,但另一方面,医院也提醒,患者要有预防意识。在医生们看来,做好高温天气下的预防才是关键。市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戈建议,要尽量减少中午时间外出,避免高温暴晒,平时注意休息,多锻炼,增加身体免疫力,注意饮食卫生,最好以清淡为主,而老年朋友也不要一味省电费,太热时也需要开空调降温,但是温度不要调得太低,温差不要过大。徐立宇也补充,最好不要长时间吹空调,不要对着脸吹,这样容易造成突然面瘫,也容易感冒,尤其是小孩,不要贪凉快,在饮食上要注意卫生,冰箱里的东西最好加热烧透后食用。

  除了中暑、感冒、发烧等多发疾病外,一些原本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朋友在高温天需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多补充液体,多喝水,不然由于血液浓稠,老年人容易引发血栓、中风、心肌梗塞等突发病况。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室内外温差较大,进出时也要预防心脏病突发、痉挛等情况。

  另外,暑期夜间,市民还需要防蛇咬,杭州市中医院急诊医生告诉记者,上周的一个晚上,该院急诊就收治了18名被蛇咬伤的病人,“杭州市区由于植被覆盖面积较大,不免有蛇出没,市民外出要留意。”

  浙二眼科中心视光部主任倪海龙呼吁学生暑期注意用眼健康,浙二眼科近日来每天大约有2000人次就诊,一半左右是青少年学生,是暑假前的5倍。“建议中小学生过一个放松的假期,天气不那么热时多做户外运动,走近大自然,减少长时间在室内看电视、玩游戏、看书等用眼过度、疲劳的状况。”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出梅后医院患者骤增 2013-07-09 3097989 2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