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实验
一种坚守
刘乐平
在海洋工业如火如荼的千岛之城舟山,白沙一直披着纯纯的渔业小岛的面纱。日渐兴起的以海钓为特色的海洋旅游业,轻轻撩起了这层面纱。
事实上,迄今为止,白沙仍旧是一个以渔业为支柱产业的乡镇:渔民2600多人,渔船60余只。
2006年后大规模旅游投入,尚未达到预期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已有不少村民尝到生态旅游的甜头。
你一登岛就能看到,在码头边等待客人的海钓教练,他们当中不少是当地经验丰富的渔民。“比起以前的出海捕鱼,现在带游客海钓,赚钱比以前轻松多了。”当地人打趣地说。
像胡军杰这种胆子大,梦想大干一场的人,玩得更彻底,多年前他就弃舟登岸。先是开渔家客栈,然后搞海钓俱乐部,现在折腾海洋休闲观光旅游。如今,光是他的4条高端游艇就雇佣着当地几十个渔民。
不论主动还是被动,白沙人在都卷入了这场“渔村转型”的大戏。数据显示,跟2006年相比,去年白沙村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2倍多,达到近2万元。
在可以预见的日子里,还将有更多的渔民告别传统的耕海牧渔生活。渔民上岸以后怎么办?转产转业——这远远不是全部的答案。
至少,这个小而散的群体转去做海洋化工或者船舶制造等,就不大现实。利用固有的天然资源,发展沿海生态文化和景观,不失为一条出路。增加收入的同时,可以保证渔民不会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
国外已有成功的先例。老牌海洋强国西班牙,他们利用每个渔村独有的传统和文化,开发特色渔村旅游,现在看起来很成功,一到周末,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就会开车到海边度假休闲。
白沙终究也会迎来那一天——日渐兴隆的旅游,把宁静的小岛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小岛在发生变化,但是白沙绝不能离开她渔村生活的意趣和风情。
期待白沙的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