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血肉联系
—— 一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本报评论员
本报评论员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我省拉开帷幕,广大干部群众投以关切的目光和殷切的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一部波澜壮阔的党史同样给人深刻启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我们党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最根本的一条,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始终予以坚持和贯彻。
然而,处于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期,面对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一方面,群众的利益敏感不断上升,需求日益多样,我们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一方面,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不少,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闻民间疾苦、不知民情民意,联系发动群众的能力有所下降。二者相互叠加,使党群干群关系面临新的考验。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因此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脱离群众的现象。客观地讲,“四风”问题的种种表现,在我省党员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不仅暴露出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灵魂上的污垢,直接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导致一些问题长期积累、矛盾日趋激化,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由此可见,“四风”问题绝非小事,它背离党的宗旨,深受百姓厌恶,如果任其蔓延,犹如一堵无形之墙,使党和人民群众产生隔阂,影响恶劣、后果严重,中央因此才会反复告诫,“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眼的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切中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的重要根源,解决的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密切联系群众,既是必须实践的时代课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途径。满足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让群众满意,成为我们做一切工作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这些导向真正树立起来,更好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与群众的关系密切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把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起来,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能否走好群众路线,检验的是执政信念,考验的是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教育实践活动,决不允许有轻视的思想、观望的心理、敷衍的态度、担心的情绪。要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刻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坚持以整风精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