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买赞”味道差
何鑫
何鑫
美国国务院日前被曝在2011年和2012年有两笔总计63万美元(约386万元人民币)的巨额广告花费,目的是通过增加4个主题网页的Facebook(脸谱)粉丝数量来“建立面向外国受众的全球推广平台”。
得到的回报是,虽然的确如愿“买”了数百万粉丝,但真正关心网页上的话题和信息的粉丝只占区区2%。绝大多数粉丝对网页上的话题根本毫无兴趣,以后也不会再继续关注。此举在美国政府实施严厉紧缩措施之际,引发国内广泛批评。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社交网络平台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不少国家领导人与民众沟通、积攒人气的渠道之一。全球接近三分之二的领导人有“推特”账号,“粉丝”数量超过6000万。
美国总统奥巴马热衷于经由网络与民众联系。他是全球第一个注册使用“推特”账号的国家元首,此外,白宫还在“脸谱”、YouTube、“我的空间”等网站上开设专门频道,与网民互动。去年选举期间,“推特”更成为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驴象之争不得不面对的新角逐平台。
“‘推特’上的微博群人数或许相对少,但这些人是对政治感兴趣的听众,能在网上和网下扩散影响。”研究社交网站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希瑟·拉马尔如是认为。
但政要“买粉丝”的新闻并不鲜见。媒体指奥巴马“推特”粉丝即有七成为“僵尸粉”;为了显示自己亲近“草根”阶层,共和党人金里奇在参加共和党初选期间花钱购买了大量粉丝;甚至连一向给人中规中矩印象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被怀疑“买粉丝”,目的则是为了给人留下她受到民众喜爱的印象。
这是一个传播的时代,社交网络平台之所以如此普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政府政要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与民众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上有门、下有路,实为双赢之举。只是,政府花钱“买赞”,社交网络就成了政府政要一味宣传政绩、塑造形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