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三门一水泥路面因高温暴裂拱起

抢修道路保平安

  本报三门7月4日电

  记者 叶晖 通讯员 陈佳

  县委报道组 林苗苗

  “经过村民突击抢修,被太阳暴晒后裂开拱起的水泥路面恢复了正常通行。”今天中午11时,记者在三门县沙柳镇路下周村事发现场看到,胀裂的道路已经用泥土填平,路边还堆放着一块块用挖掘机挖起的水泥裂块。

  连续3天,三门县午后温度高达38摄氏度。昨天下午4时许,路下周村村前一条乡村公路的水泥路面突然变形拱起、断裂,拱起路面长约5米,宽有4米,最高处距离原地基有半米高。站在路面上,能清晰看到两条呈十字架形状的巨大裂缝,裂缝的落差有20多厘米,下面已部分悬空。

  “当时正好有一辆货车和一辆电瓶车经过此地,路面突然暴裂拱起,导致汽车刮擦受损,底部的机油泵、水箱脱落。而骑在电瓶车上的老人摔倒在地,手臂划破了一道口子,被送往医院包扎。”路下周村文书周文亮告诉记者,短短10多分钟,就有四五位路人骑车摔伤。他得知情况后,从家里开来辆铲车,试图将事发路段压平,但没有成功。周文亮立即采取警示措施。

  “这条道路是前王、下南山、路下周等3个村庄1500多位村民的必经之路,如果不及时修复,会影响村民的正常出行。而且我们村还有300多亩基地,23户菜农每天凌晨都要开车去县城卖菜。”路下周村村委会主任周小财接到周文亮打来的电话后,迅速赶来。记者在现场看到,公路胀裂地段的外侧,就是5米多高的清溪河道,内侧也有两三米高的坡度,如果再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下午5时30分,周小财召集10多位身强力壮的村民,并从镇里调来一辆挖掘机。“我们用挖掘机先把开裂拱起的水泥块挖掉,再用大铁锤将其破碎清理。”周小财说,虽然已是傍晚时分,但路面上还冒着热气,没一会工夫,义务参加抢修的村民一个个汗流浃背。当水泥裂块被清理完毕后,村民们又从村后的山脚处运来泥土,把道路填平。

  “这条乡村道路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参与抢修的沙柳镇副镇长杨文姜对记者说,村民们饿着肚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突击抢修,到昨晚8时,拱裂路段修复完成,恢复通行。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抢修道路保平安 2013-07-05 3093438 2 2013年07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