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通车在即,本报记者“抢鲜”体验——

为何主塔那么多?

  杭州湾上第二座跨海大桥——嘉绍大桥很快就将正式通车。近日,记者在高速交警的引导下,驾车上了新建成的嘉绍大桥。双向八车道,宽阔、平坦,要不是两边高高的护栏和中间六个高耸入云主塔的提醒,还真不知道自己已行驶在钱塘江之上了!

  钱塘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它的闻名,主要在于排山倒海似的强潮。“滔天浊浪挑空去,翻江倒海山为摧。”在这个世界三大强潮区之一的河道上建桥,有什么特别之处?记者在桥上特意作了一番探究。

为何主塔那么多?

  嘉绍大桥给人最特别的感觉,就是主塔多,一共有6个!它比法国米约高架桥,仅少了一塔,在全世界排名老二!

  这就有疑问了!5年前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有36公里,是世界最长的桥,它也不过2个塔。为什么全长10公里的嘉绍大桥,就会有6个塔呢?

  这个秘密,就隐藏在奔腾咆哮的钱塘江河床之下。建桥之前,大桥建设者对钱塘江进行了水文测量。这不测不要紧,一测竟吓了一跳!钱塘江的深槽,竟然是在摆动的,一会儿向北,一会儿向南,摆动的幅度竟达到2.3公里!这太诡异了吧!

  何谓深槽?就是船只通行的主航道。为不影响通航,主桥一般都建在河流的深槽之上。既然2.3公里宽的区域,都是河道的深槽,那主桥的长度就必须比它略宽些。于是,嘉绍大桥的主桥长度设计成了2.68公里。这个主桥长度,世界上没有哪座桥能比得过它了!

  由于钱江大潮的原因,桥的跨径不能太大。因为跨径一大,安全风险就会明显增大。经过一次次论证,6塔5跨(每跨428米)就成了最合理的选择。

  这就是说,是钱塘江的特殊环境,才造就了“世界主桥连续长度最长”,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多塔”这两个“纪录”。

主塔承台哪去了?

  别的大桥,每个主塔下面,往往有一个巨大的承台,把主塔牢牢“托”住。可嘉绍大桥没有。它的承台哪去了?这桥梁牢固吗?

  秘密,同样隐藏在江水之下。

  其实,6个主塔下面,都有一个巨大的承台“托”着。只是为了不影响大潮景观,这6个承台,全部深埋在河床泥面以下6米。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承台之下,还有30或32根深桩,它直径2.5米,深度竟达110米!

  那疑问也就来了:在钱江大潮凶险的环境下,这承台如何施工?110米的深桩是如何打下去的?

  把施工区域围起来,把江水挡在外面!这是唯一的办法。于是大桥建设者设计了一个直径41.6米、厚1.5米的钢围堰。把它放在河床中,然后再在围堰中间施工。

  但钢围堰是个“巨无霸”,每个重量达800多吨,精确地把它沉放到施工区域,是一件很难的事。第一次沉放时,因受强潮冲击,又值60年一遇的洪水袭击,沉放竟出现了八九公分的偏差。为了把它纠偏到规定的5公分范围内,来自全国的各路专家一次次地研究分析,最后花了4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纠偏。

  钢围堰放好了,施工就如地面一样,比较简单了!

“桥板”如何放上去?

  主桥的“桥板”,就是钢箱梁,总共374片,每片重达250吨。它是先在工厂加工好,然后通过运梁船运进来的。

  这钢箱梁运输与吊装,就遭遇了极大的麻烦。作怪的,又是诡异的钱江潮!

  由于钱江大潮每天有两次,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涨潮,就是在退潮,但在涨退之间,有一个很短暂的平潮期,才是唯一可以运梁、吊梁的时间。这时间一天之中,不到一个小时,因此被称为“黄金一小时”。

  在这之前,两艘运梁船必须在海事、航管等船只的护航下,从几公里外的码头准时出发,到达后,必须在一小时内,在一左一右2个作业区内,同时完成泊船、抛锚、精确定位、挂钩、起吊等十多道工序,一切就绪之后,4台桥面吊机才能同时起吊这4片梁。

  其时,只要有一个环节稍有差错,或者出现了大风、大雾、雨雪等不利天气,吊梁工作必须立即放弃,否则,运梁船就有搁浅的危险。

路面伸缩带有何用?

  在主桥的中间位置,有一个3米左右宽的带状装置,看上去有点像手风琴的“风箱”,一看就是可以伸缩的。

  不要小看这个装置,这就是嘉绍大桥的核心技术所在,它的名称叫“刚性铰”,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刚性铰”,是解决大桥热胀冷缩问题而创设的。主桥因为全是用钢箱梁拼接而成,热胀冷缩会使这些钢箱梁产生一定的移动,如果没有一个精密的、能伸缩的装置,会对大桥的安全构成威胁。

  这个“刚性铰”装置,从桥面上看,好像很平常,但内部的结构极其复杂,里面有降温隔热空调系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等。2013年2月3日,吊装的最后一片“梁”,就是这个“刚性铰”,它比其他钢箱梁要短,但重量却达到405吨。

  对这个国内外没人用过的构造物,大桥指挥部和建设单位十分慎重。他们请来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等20位桥梁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进行了长达4年的反复论证和仿真计算,并多次进行刚性铰模型试验、跑合试验,终获成功,为世界桥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会否影响钱江大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曲《钱塘秋潮》,让“八月十八观秋潮”,成为了世界一绝。

  众所周知,钱塘江是呈喇叭型的。钱江潮那壮观激荡的“一线潮”、“回头潮”、“交叉潮”等,就是这喇叭型在起作用。而嘉绍大桥,正好建在这喇叭的口子上。

  人们也许会担心,在这个地方建桥,会不会影响钱江大潮的景观?

  这个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也因此,在大桥审批之时,国家水利部门就明确要求,大桥的阻水率,要控制在5%以下,建桥不能影响钱江大潮的景观!这个要求,比其他桥梁要高得多。

  钱江大潮的巨大冲击力,要求把桥基础做得越大越好;而阻水率5%的控制,又要求把基础做得越小越好!这对令人头疼的矛盾,让大桥建设者付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艰辛。

  嘉绍大桥是一座8车道大桥,桥面宽度达到了55.6米,分成双幅,其实是相当于两座桥。一开始设计时,每个主塔下部有三只“脚”支撑,但因为阻水率的限制,只能选择“金鸡独立”。但双幅桥的全身重量,一只塔如何“拎”得动?大桥设计者苦思冥索,终于想到在主塔与桥面相交的位置,增加了一个“X”托架,原来全部由塔身牵拉的桥面重量,有很大部分,改由这个巨大的“X”来承担了。这在全国又是首创!

  为保护钱江塘的景观,不仅主塔不能有承台,水中区引桥的桥桩,也要全部取消承台。因此,我们看到,那150根阵容壮观的桥桩,全部都是“一杆到底”的单桩独柱。这些桩柱,每根直径3.8米,长110米左右,这样的直径,这样数量的“单桩独柱”,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

  大桥建设期间,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年在大桥桥位处选点直播钱江大潮景观,大潮均顺利通过大桥。嘉绍大桥建好了,绍兴、浙南的人去海宁看潮,不用再绕道杭州或宁波了。而且,潮还是一如原来的气势:“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壮观、震撼!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为何主塔那么多? 2013-07-04 浙江日报2013-07-0400008;浙江日报2013-07-0400017;浙江日报2013-07-0400022;浙江日报2013-07-0400025;浙江日报2013-07-0400014;3091866 2 2013年07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