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蚯蚓哥”刘可成——

我要一步步往上爬

  记者 何苏鸣

  如果时光倒回到2007年夏天,刘可成说他依旧会在高考志愿表上填满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尽管因为这个决定,让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母整整半年没有和他说话。

  在四川内江市威远县永兴村,刘可成是个大红人,不仅因为他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更在于他传奇的人生经历。过去的6年里,他做过家教、卖过衣服;获得过2010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第二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等奖项。而现在他名片上的头衔,是杭州念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

  刘可成的尝试,从一条蚯蚓开始。

  大二那年,学校成立创业园,平时就在学校里贩卖各种商品的刘可成被老师点名“入园”。“那时,我选修生态农业课,里面说到蚯蚓。它既是垃圾分解者,又是蛋白质的提供者,市场前景不错。”刘可成的想法,与两个同班好友一拍即合,带着学院资助的3万元和自筹的1万元,3个人的创业就开始了。

  第一桶金,来得出乎意料的顺利。第一年,他们的项目就盈利12万元,不仅得到了当年学校创业大奖,还成功入驻雅安市大学生创业园。在那里,他们复制学校农场里的模式,一方面继续自己的专长养殖蚯蚓,另一方面则开始套种台湾碧秀苦瓜。刘可成也因此有了新的外号:蚯蚓哥。

  “有了第一年盈利的兴奋,我们都特别卖力。”刘可成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挑牛粪、养蚯蚓、搭瓜架,所有事都要他们3人做,每天在田地里泡上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不料,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所有的心血全没了。“可能是我们开始太顺利,需要有这样的挫折来提醒。”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刘可成将目光投向了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想看看我们这个项目,放到全国范围会是怎么样的水平,更是为了学习,积累经验。”

  在刘可成看来,这无疑是大学4年里,他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

  “创业大赛一般都会有很专业、很有针对性的创业导师,能给我们很多指导;而年轻团队聚集在一起的创业氛围,更让人激情澎湃。”当然,对刘可成来说,参赛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意义——比赛奖金可以投入公司的再发展。

  “大学生创业,最缺的是钱、人脉和经验,而各种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比赛,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宽广的舞台。”获得大赛特等奖后,大学还没毕业,刘可成就在杭州成立公司,在陌生城市的摸索,得益于他在各类比赛中磨练出来的“厚脸皮”。

  “当时我谁也不认识,在杭高校相关专业老师就成了我的救命稻草。”刘可成说,自己还算漂亮的履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让许多老师愿意帮助他,最终,他以技术人员的身份跑了全省30多家基地。

  现在,刘可成的业务已经走出浙江,福建和四川等地都出现他奔波的身影,而他的努力,依旧专注在蚯蚓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蚯蚓的粪便调制有机肥,推广土壤改良。”刘可成说,蚯蚓好动,经常在地下钻洞,他只想改变一下运动轨迹,让它慢慢地、踏踏实实往上爬,“总有一天,我会在生态农业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记者感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一个贫困大学生成长为CEO,刘可成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脚踏实地的努力,更有谦逊好学的态度。年轻人是最有想法和闯劲的,可理想照进现实的过程,显然不会那样诗意。收敛锋芒,多向前辈请教,多与同辈切磋,改变世界的第一步,也许就是低调做事。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我要一步步往上爬 2013-06-26 3078338 2 2013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