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时隔70年的祭拜
通讯员 梁锋 孙艺秋 记者 金毅
本报新昌6月19日电
通讯员 梁锋 孙艺秋 记者 金毅
新昌县黄坛村东山地自然村板平山上有座圆形大冢,立着一新一旧两块墓碑,上面刻了31个名字。墓碑显示,大冢建于1943年8月,里面埋的,是在一场抗日战斗中牺牲的将士。
今天下午,东山地自然村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从湖南邵阳坐了18小时的火车到杭州,再从杭州坐车到新昌,为的是祭拜埋葬在这里的先人。
这是一场时隔70年的祭拜,湖南省洞口县人杨守稳三兄弟赶来了,他们的叔叔杨云是牺牲的将士之一。他们敬献了花圈,上了香。湖南邵阳人王金保的叔叔王胜久,也于70年前牺牲,他带着儿子前来看望,对着黄坛村20多位村民两次下跪,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7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抗击日寇的激战,黄坛村年逾古稀的老人,都还记得那场战斗。88岁的村民张百林回忆当年的场景:日本人来的时候,中国军队基本上只有步枪,日本人则有火炮,战斗很残酷,最后双方发生了肉搏战。
《新昌文史资料》记载,这场战斗发生在1943年3月28日,交战双方为国民党李默庵将军麾下的西南干部训练班突击三营二连和日军驻西山村的小岛部队。
为了抢占石板坪高地,三营二连与小岛部队的70多人,从上午8时多一直战斗到下午4时,最终,日军丢下12具尸体败退,三营二连牺牲31人。战斗结束后,村民们自发帮助部队清理战场,并在村边埋葬了31位阵亡将士。
之后,村里曾建了一座纪念塔,名为“三二八抗战阵亡将士塔”,镌刻战绩及阵亡将士姓名级别。可惜整座纪念塔毁于上世纪60年代,只剩下塔尖。
70年来,每逢清明,村民都会在墓前摆上鲜花和祭品,祭扫这些素不相识的英雄。张百林说:“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亲人来看他们,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近日,在绍兴、湖南两地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黄坛村村委会主任翁伟平终于联系上阵亡将士王胜久、杨云的后人。今天,这些阵亡将士的后人表示,将参与寻找其他阵亡将士的后人,以慰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