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云和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地

雾溪无雾 水清如许

  本报云和6月17日电

  见习记者 夏丹

  县委报道组 郑琳健

  “想了好几宿,决定进城做市民。县城9万人都指望雾溪水库,我们搬出去减少水库污染,大家喝水也放心。”今天上午,云和县雾溪畲族乡坪垟岗村村民雷新菊,到乡政府提交了愿意搬迁的申请。为确保县城饮用水源雾溪水库一溪清水,云和县最新出台《雾溪人口转移实施方案》,计划用3至5年时间,转移水源地周边的大部分人口。

  雾溪畲族乡距县城8公里,6个行政村生活着556户共2108人。2003年,该乡正式成为云和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地。为护一汪清水,乡里先后采取多种办法。

  “我们村里农民种水稻最舒服,只管种下去,中间撒药施肥都由乡里花钱请人做。”雾溪村村支书蓝先明说。原来,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有700多亩水稻田。为了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水源,雾溪乡已连续4年,从外面请专业的水稻统防统治合作社,对水稻田统一撒药施肥。“这样既能减少农药使用量,杀虫效果也比一家一户单独撒药好。起先村民只觉得省了农药化肥钱,现在大家知道,这是在保护水源,也十分配合。”蓝先明说。

  竹子是雾溪乡的主导产业,全乡竹林1.4万多亩,村民60%的收入都靠它。毛竹生产也要用到化肥。“山区雨水多,往往化肥还没开始肥田,一场雨下来,就多被冲到下游雾溪水库去了。”雾溪乡砻头村60岁的竹农宋世标说。

  从2011年起,雾溪乡开始推广新型的施肥技术——竹腔施肥。“在毛竹出地面第三节打一个孔,再把事先配好的液体肥料,通过注射器打进毛竹里,最后用泥巴糊住洞口即可。一亩毛竹可以节省肥料成本200元,还能省工,也不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砻头村村支书严荣饶说。目前,全乡竹腔施肥面积达到1300亩,预计今年将达到2000亩。

  “水库周边农田退耕,安装污水处理系统,村民改厕……近年来,雾溪水库维护经费成倍增长,2011年达到300万元,近两年维持在500万元的水平。但这些只是治标措施,只有实施人口迁移,才能彻底杜绝污染。”雾溪乡党委书记王乐说。

  他介绍,此次雾溪乡人口转移公寓房安置政策很优惠,按2人户50平方米、3人户70平方米、4人户90平方米、5人户120平方米的标准享受优惠面积,房价为每平方米2980元,比市场价低1000元。一级保护区农户如整村搬迁,且按优惠面积购买房子,政府差不多送一套房子。此外,还可以选择货币安置,若到雾溪水库库区外自购房或自建房,每人可以比公寓房安置多拿两万元。

  雷新菊家就可以零元购房:“我家三口人,有70平方米优惠面积,按每平米优惠价2980元算,70平方米21万元。我们在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如果我们整村搬迁,一个人可以补6.2万元,再加上2.4万元的拆房补贴,我家一分钱都不用花。如果有人不愿搬,按零星搬迁政策,每人补5.1万元,一人少1.1万元,买一套房要自己补3.3万元。”思来想去,她觉得合算。

  搬家的决定是谨慎的。在此之前,雷新菊还专门到位于白龙山街道在建的大坪农民下山转移小区考察过,“骑电动车到县城大概5至8分钟,比较近。边上有好几个高档小区,说明地段很有升值前景。等周边生活配套齐全,就更好了。”

  村民转移出去后,生活如何保障?“不继续务农的,由乡里安排将田地流转,让进城农民有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让企业进村与村民对接,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免费对农民进行用工培训等,帮助进城村民找工作。继续务农的,引导其从事污染小效益好的中药材种植,并给予生态产业扶持政策。”雾溪乡乡长蓝雪飞介绍。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雾溪无雾 水清如许 2013-06-18 3067972 2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