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汽车生活

“弹弓之战”也有看头

  刘宇

  自去年3月以来,奔驰S级以二三十万的价格跳水,拉开豪华车市场价格战的序幕。如今,宝马、奥迪都被拖了进来,7系宝马的降价幅度一点也不比奔驰逊色。

  高端车型的降价就是出手阔绰,100万的车,一降就是30万。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到如今终于脱下“品牌价值”、“奢侈品品质”这些外衣,开始了价格回归之路。豪华车市场不断下探价格空间,将原来豪华品牌的40万入门门槛降低到如今的30万元,甚至20万元,被挤占了空间的B级车也只能去抢占十五六万元的A级车市;合资品牌为了生存,只能去抢占售价六七万元的自主品牌市场。

  6月份向来是厂家投放新车较为密集的月份。像2013款大众途观、丰田威飒Venza、讴歌RLX/RDX3.0、宝马3系GT、路虎揽胜运动版都是6月的重头戏,按照吐故纳新的规律,老型号要为新款腾库存,挪展台,降价是必须的。

  有一些媒体用惨烈来形容高端车去年以来的降价行为,并得出最终将无益于消费者的结论。但在笔者看来,从6月已有的种种降价优惠来看,高端车型的价格战还停留在几家跨国大公司像小孩子在小巷里用弹弓互射的层次,根本称不上是全面价格战争,甚至也称不上是低烈度的局部战争。有研究指出,在汽车市场当一个企业调整一个百分点价格的时候,可能带来3%的销量增长。受到这样的利益诱惑,不发动价格战对车企自己来说都对不起自己。何况库存压力和年度销售指标在那里明摆着,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负责人就认为,价格战仅仅是在某一个时间段迫不得已所做的一个行动,发动价格战可能是所有营销手段当中最无奈、最无效,最后也可能是最可悲的结果。的确,当你改变价格的1%时,竞争对手也会跟进,最终大家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上。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法则。

  没有哪个跨国公司愿意在中国市场血拼价格,他们从进来的那一天就是带着“抱团捞金”的想法。回顾中国汽车市场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大幅降价事件,都是自主品牌的低端车市场搅局引发的,经过几年的价格战,战火从低端车烧到中端车,如今终于漫延到高端车市场,这是中国汽车市场最肥美的一块肉。

  在中国市场上,高端车型的定价大有玄机,最不靠谱的就是汽车的官方定价。这些没有透明度和诚信的定价,当然为大打价格战埋下了伏笔。但中国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是跨国公司大佬制定的,仅“授权销售”这一条,就决定了中国车市的降价是挤牙膏式的。如果某一家车企主动降价幅度大了一点,就好像你早上起床挤牙膏失手挤出一长条来,并不证明你今后每天都要这样挤了。

  由于汽车市场竞争不充分,汽车行业价格主导者是跨国公司不是经销商,价格一步降到位也很难,经销商大多是4S店,他们之间打价格战,一个网点只负责一个品牌一个区域内的小范围市场,挑不起大规模的价格战。好在尽管是弹弓之战,经过一年的打斗,让消费者普及了豪华车也能降价的思维,如果没有优惠,现在基本很难下订单,大多数情况是,暗暗给消费者价格优惠,还得跟上一句,“这价格就给你一个人,总部不让对外说”。

  由此可见,弹弓之战也是有点看头的。


浙江日报 汽车生活 00026 “弹弓之战”也有看头 2013-06-18 3067400 2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