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记录

溪西,是村亦是城

——走进乐清虹桥镇,触摸一个小村庄的蝶变

  见习记者 冯巧婕

  市委报道组 陈晖

  在乐清,虹桥镇溪西村的名气很大。在最繁华的中心公园地段,随意询问过往人群,他们都会清晰地给你指向。上世纪末溪西人的一次重要抉择,让村庄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也改变了命运。而今,在工业化、城市化的交织下,原本偏僻的溪西村,已蜕变为活力四射的中心村,俨然小城镇的模样。

  是村,已不是村

  走农村,却不见村。一条通往白龙山的水泥路,让村子里的生活区和工业园泾渭分明,路的一边是有32家大中型企业的溪西工业区;路的另一边,是村民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楼房的一楼,一个个商铺鳞次栉比,小超市、美容店、银行点一应俱全。村中心占地60亩的溪西休闲文化公园里,鲜花树木围绕其间,不时有村民在摆弄健身器械锻炼身体。

  顺着村的中心路向里走,不时有村民向带路的驻村干部和村主任打招呼,乡土社会的熟悉感并没有因为这楼房而产生“隔膜”。在路右边的生活区,是温州人所喜欢的“通天房”。村主任连加联解释,这种建筑格局的形成既是考虑到整个村子的整体布局,也是照顾温州人喜欢“通天房”的传统。

  路的尽头,白龙山显现在眼前。举目望去,登山的人顺着修好的石阶而上。连加联说,周末时,白龙山人气更是火爆,虹桥镇的很多人也常来村里爬山。为给村民营造更好环境,村里投资了400多万铺设石板台阶路,山上还修建了凉亭。

  一路走来,溪西村乡土社会的风情依旧,而处处现代化的设施却丝毫看不出印象中农村的痕迹。

  改变,一念之间

  曾经的小村庄,现在的新农村,岁月变迁让它脱胎换骨。但蚕蛹破茧成蝶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

  在村民连安林的记忆里,米糠,陪伴他度过了生活中最艰难的那段时光。年轻时,他一直呆在村里,种点粮食,靠天吃饭。那时,村子里没有商铺,他只能从供销社获得少量日用品。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渐渐吹到了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经商不再是“投机倒把”。为了摆脱生活的窘迫,他决定到兰州做服装生意。他走时,溪西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村集体资产不足千元。村民没有稳定收入,村内基础设施几乎为零。

  就在年轻人大量外流时,溪西村也在努力寻找生机。1987年,时任溪西村委员会主任的连千寿放弃在天津年收入几十万的生意,回乡带领村民谋求新发展,筹集200多万元修建了首条8米宽、通向集镇的水泥路。

  而村子发展真正的“拐点”,是在1997年。当时,国家明令禁止占用耕地搞工业园区建设,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非耕地建设工业区,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溪西村恰有一块山地适合发展工业园区。这块地是片橘园,涉及四个村的自来水厂和数百坟墓。如要建园区,必须迁掉水厂和坟墓。

  迁坟墓?这在农村可是大忌。“温州人的家族观念很重,迁祖坟别人是会和你拼命的。”连加联说,项目被搁浅了。1998年正月初,村里把在虹桥镇、乐清市工作和经商的乡村能人聚在一起,召开“能人志士大会”,先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再让他们带着村民“开眼看世界”。

  村里决定得到乡村能人的赞同后,村干部立刻行动,宣传政策,商量新坟选址和赔偿事宜。那时,村干部日夜不休,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达成一致后,两个上午,工业园区选址地范围内的265个坟顺利搬迁,期间没有发生一起纠纷和上访。

  1998年4月,溪西工业园一期开建,9家企业相继进驻。这些企业年产值10亿多元,还给村子带来了4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小村子就此迎来“春天”。

  自那时起,开“能人志士大会”成了村里的传统,关乎村子发展前途命运的大事,村干部都会就此商议决策。

  生活,其乐融融

  今年是安徽人黄洪德来溪西的第20个年头。1993年,20岁的他来到溪西村一家电子公司打工。从最初一穷二白的穷小子,到现在公司的装配副总,溪西村见证了他的变化,他也见证了溪西村的变迁。

  不工作时,黄洪德喜欢在篮球场打打球。他说:“村道变宽了,河道两边种了树,建了公园,设施更完善了。”

  2002年,村里决定划出195亩作为溪西工业园区二期建设。二期工业园建成后,村里外来务工人员已多达10000人,而本地村民只有20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的激增,导致工业园区内宿舍严重不足、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这时,村干部们构想的以工带农、三产蓬勃发展的蓝图开始走向现实。

  村企共建,是溪西村发展的一大特色。如果说厂房租金富了村集体经济,那么第三产业的发展至今富了每个村民的口袋。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直接带动村民“以房屋租赁为主,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为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溪西村感念外乡人的贡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从不忘记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比如,新居民居住的地方都安装了路灯。2008年,村里还建了专门针对新居民子女的小学——虹桥镇第十二小学。

  “新居民住到哪,我们的基础设施就发展到哪,完善到哪。”连加联透露,2013年,村里还将建设6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丰富新老居民的文化生活。

  而在溪西休闲文化园的南部,一幢幢新楼正拔地而起。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小村庄,再出发。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记录 00020 溪西,是村亦是城 2013-06-18 2899300 2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