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行的中国梦来说,我的梦想就是——
让世界听到
中国幸福乡村的声音
特约撰稿 何蔚萍
江山的许多村歌里,在作词栏,常有我的名字。总共应该是八年,从2005年到2013年,从戏作到热爱,从廿八都到全国,从我的案头到乡村的歌唱,我与村歌结下不解之缘。
一切,起于偶然。2005年,我是江山市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那天,我,文化局长李,及江山婺剧团的陈宏君,刚开完一个文化会议,同乘一车去廿八都。
当时的廿八都古镇,正撩开神秘的面纱,等待世人的关注,我们一直在琢磨怎么让这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被更多的人了解。同车的陈宏君,是婺剧团的乐队主胡,热爱音乐,有很好的音乐素养,对作曲很有兴趣,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迸发的点。
车上,我们聊起这事,李局长说:“陈宏君啊,你要出名,看来还得请何市长帮你写首歌词,你再去谱,可能就出名了。”我虽然喜欢文字,写过小说散文,但对歌词创作完全陌生,平日又忙于公务,所以只当戏言,一笑而过。
可事后静下来琢磨,突然心里一动。我太热爱这个古镇了。或者,真可以为廿八都写一首。很快,我写出了歌词处女作《谜一样的廿八都》:“有一个古镇就叫历史,廿八都是它自小的名字。青山怀抱中一个世外桃源,九种方言融汇了一百多个姓氏……”
我把歌词交给陈宏君,他边唱边琢磨,很快谱好了曲子。我们找人做了小样,每次外出,都会带上推荐给外地的朋友,上海文化传播公司对此很有兴趣,专门到当地拍了MTV。廿八都政府把它作为宣传主题歌,雕梁画栋,巧笑嫣然,嗓音婉转,谜一样的廿八都,在游客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首次歌词创作,颇有收获,成就感油然而生。
真正与村歌结缘,也是偶然。2007年的一个夏日,我在办公室里打开为诸暨市创作的歌曲《青青的香榧林》,这首歌是应当地同学之约而作的,他刚做好小样发送给我。音乐声中,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开,来人是大陈乡大陈村的汪衍君书记。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为村子做文化的事问计于我。
他一听到歌声,马上就激动起来:“这歌真好听!是您写的?再放一遍给我听一下?”结果,他听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诚恳地问:“能不能为我们大陈写一首?”我还未想好如何作答,他已开始介绍大陈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
其实,大陈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我的父母当年就在那里读书,相互爱慕定下终身。所以,汪书记临走时,我答应试试看。试试看的结果是,我完成了《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这是我创作的第一首村歌,又是陈宏君谱曲。带着这首还冒着热气的村歌,汪衍君站上了浙江省第二届农民歌手大奖赛舞台,意外地获得了三等奖。
之后,我又为制作面条为特产的大陈,写出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热腾腾的面条,游子的思乡惆怅,母亲的温暖眼神,我将它们全部浓缩在这首歌词里。这首歌曲,先是成了汪书记表演的保留曲目,每次有客人到了大陈,吃过大陈面,只要他在场,总要唱起它,不少人曾经听得热泪盈眶。
带着它,他走进央视,成了“中国和谐之星”;带着它,走上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得主的颁奖台;带着它,大陈村被授予全国村歌发祥地的称号。大陈村的群众人人都喜欢上了唱歌。看,每年的麻糍节,大陈的乡亲们都会站上舞台,用淳朴和热情唱出了发自心底的幸福。
因为这些乡亲,我的村歌创作,由此被赋予新的力量。为他们而写,我一步步走进乡村,一步步走向乡亲,我的创作再也无法停止,廿八都、大陈、清漾、贺村、广渡……累计有十数个村子之多。如果用今天比较流行的中国梦来说事,那么我的梦想,是我在“幸福乡村曲”里的那句歌词,“让世界听到中国幸福乡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