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乡村有乐,不亦乐乎

——聆听江山村歌大赛的弦外之音

  夏夜,浙江西南角,江山市贺村镇万人空巷。须江畔,一场村歌大赛划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

  13个乡镇、25首村歌,村支书带头唱、村民齐上阵,小广场散发的文化大能量让贺村亢奋。作为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一边是城镇化的风起云涌,一边是各村村民引吭高歌,混搭的场景中,迸发出农村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城乡文化落差有目共睹,村歌赛的火热,不仅折射出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更让农村重新审视自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如何聚拢人气、如何保留特色、如何重构乡土关系。

乡村有乐,不亦乐乎

——聆听江山村歌大赛的弦外之音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一家广播电台里,81岁的民间歌手杰米·汤普森受邀来到“往昔的歌剧——老乡音”的专栏节目,他用简单的曲调歌唱劳动生活,听众的赞美信件如雪花般飞来。

  眼下,在江山市中心,有一间15平方米的“乡村音乐工作室”,音乐人陈宏君在这里写出了近60首村歌,音乐在江山带动的乡村生活,在这个夏季陡然升温。

  乡村音乐,往往在不起眼的时空中生根开花,深入到人们的心灵。作为一大音乐流派,它至今风靡全球,不管是在去年的伦敦奥运会,还是目前赛事正酣的美国NBA决赛现场,流畅明快的乡村音乐总是必备曲目。

  有人说,许多发达国家本质上都是一个大农村,现代化的外表下,他们都藏着对乡村色彩和田园牧歌的追寻与迷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片的庄园和农场,当然也表现在文学艺术上。

  在乡土中国,乡村也是创作的重要来源。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编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集之一《诗经》,其中被归入“国风”一类的诗歌就来自于当时各个诸侯国的民歌,这也许就是中国最早的乡村音乐。

  有音乐的村庄,总会有故事,总会有令人神往的气质,但在中国历史的洪流中,乡村一度静默,一轮轮乡村到城市快速人口迁徙的城镇化中,乡村少了歌唱的诗意和情怀,流动中的人们也无暇顾及对乡土的深情。

  在人类城市化进程中来看,乡村与城市间的迁徙过程,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世代迁徙现象,但如今,更多人已经在感叹: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再次回到故乡,却发现自己与村庄之间没有了纽带。所以,在未来的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构建出基于中国文明历史的故乡感,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宏大的命题下,江山的这一场村歌赛,就像一个“故乡感”的案例,有了探索意义。从现场的火热程度来看,它丝毫不亚于一场国际巨星的演唱会。农民希望通过参与文艺演出来寻回对传统、对故乡的记忆,修补文化断层。他们第一次化妆、第一次上台,载歌载舞中展现乡土自信,这样的故乡感也源源不断地传递给观众。

  村歌嘹亮中,有乡音、有乡情、有乡亲,故乡可唱可感,可亲可近。在江山,村歌的回归,已经改变了很多人,也改变了很多村。歌唱的乡村,期待着更丰富的元素。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乡村有乐,不亦乐乎 2013-06-18 3063642 2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