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杭州上城区启动“中国梦·我的社区梦”——

大家帮我来圆梦

  本报杭州6月6日讯

  见习记者 马悦

  通讯员 王丁 朱丹青

  “我想去西湖边走走”,“我想听老歌”,“我想看场越剧”,“我想拍张生活照”……在杭州上城区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的门口,一棵贴满了社区空巢独居老人和敬老院老人的“心愿树”上挂满了老人们希望社区帮忙实现的心愿。

  近日,青年路社区正式启动“中国梦·我的社区梦”之“老年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湖滨新青年微博、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收集湖滨敬老院和社区空巢独居老人们的梦想。

  下午,湖滨敬老院里格外热闹,音响、服装、道具样样齐全,老人们坐成两排,欣赏着由社区志愿者带来的圆梦演出。

  80岁的余凤仙老人是湖滨敬老院里出了名的“越剧迷”。她笑着回忆,40多年前,在胜利剧院上演的越剧《碧玉簪》,她一连看了7遍,看一遍哭一遍。“前段时间有越剧明星大型演唱会,门票贵、地点远,看不到了!”余老摆摆手说,她现在的心愿是希望社区能请一些会唱戏的人来表演,让敬老院热闹一点。

  悠扬的越剧前奏一响,余老脱口而出:“这是《盘夫索夫》里的选段《官人好比天上月》。”说着她便跟年轻演员一起哼唱起来。随后,三位演员带来的越剧《白兔记》选段更是让余老看得目不转睛,拍手叫好。

  在收集心愿的过程中,杭州青慈孝友会志愿者团队看到青年路社区在微博上为老人圆梦的倡议,主动联系社区。“我们的服务就是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带去快乐和幸福。”青慈孝友会干事曹致瑞说,孝友会成立6年来,往返于清波、城站、武林等各个敬老院,同时也结交到一些艺术文化志愿团队,专门为老人送上喜爱的节目。

  在圆梦现场,除了浙江越剧团带来的越剧,还有社区合唱队表演的《绣红旗》、《映山红》等老歌。志愿者还找来专业摄影师,记录老人快乐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心理专家还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和陪聊,满足老人的小小心愿。

  “老年生活幸福不幸福,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83岁的沈智慧认真地说,现在的社会老年人被边缘化,他们心里总觉得孤单,如果社区能成立一个心理咨询站,肯定会给老人带来不少心理安慰。虽然已是耄耋之年,沈老的想法却很时髦,他说自己是“话痨”,特别爱和年轻人聊天,希望能通过聊天消除内心的孤寂。

  临走时,下城区天水街道的志愿者戴丽华和沈老互留了电话,双方约定读完一本书后再作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

  青年路社区党委书记李啸杰说,社区将在暑期组织“中国梦·我的社区梦”之“青少年篇”等系列活动。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大家帮我来圆梦 2013-06-07 浙江日报2013-06-0700015 2 2013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