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潮生活

iPhone4价格不到两千元

火热六月 电商再战

  本报杭州6月6日讯

  记者 李倩

  很多人还记得,去年夏天那一场电商微博“约架”,最后由发改委以“存在价格欺诈”,电商们向消费者道歉的结局收场。

  今年,电商的火热6月又如常开场。在去年价格战中保持沉默的天猫今天首度宣布参战,至此,国内几乎所有的知名电商都已经加入了这场疯狂的年中大战。

  看不懂的“口水战”

  “你们互掐吧,我会看好我的钱包。”看完各大电商的“宣战书”,在杭州某家咨询管理公司上班的徐小姐显得颇为冷静,“大家联合借势炒作,我们肯定会比较清楚到底是不是真正降价。”

  上周五晚7时59分,京东突然在微博发出:“六月,来了”,亮点是配发的图片“海报”。京东商城用十分戏谑的语气打出两个大字“别闹”,并以老大哥的语调向竞争对手说:“把你们无聊战书捡回去!把你泄密邮件收起来!6月有且只有京东”。电商们的“口水战”由此揭开。

  当天21时25分,苏宁易购仿照京东的语气发出“6月!速来!”的海报,把京东的“别闹”改成“别慌”,并回应京东称“不敢接的战书,现在准备好了?不敢看的邮件,现在心发慌了?”

  6月1日0点20分,当当网在微博发布了“都别吵”海报:“口水仗,没意思!退出价格战?做梦!”借此宣布在6月3日打响图书促销第一枪。

  20分钟之后,易迅网发布“别吹”系列微博,宣称从6月8日到30日,易迅网全场商品将开展价格举报有奖活动,只要消费者发现易迅网的商品价格高于京东,一经核实,立刻调价,并给予举报者积分奖励。

  此后,亚马逊中国、1号店、国美、苏宁相继宣布加入战团。

  电商价格战硝烟再起,引来大量网友围观。不过,不少网民对这种以文案抢眼球大赛并不感冒,“吵架吵得一地鸡毛,价格又便宜不了多少,就是场闹剧。”

  “美猫”突然联手

  之前并未加入“打群架”的国美和天猫,昨天也突然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天猫与国美电商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国美电商全线进驻天猫,国美将陆续在天猫电器城开启包括国美在线官方旗舰店在内的5家品牌店。并表示,后期国美和天猫还将在供应链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美猫”突然就在一起了。

  记者在国美天猫店看到,国美的促销战也已悄然开始,不少产品都打着“年中大促”,有多款家电采取“低价预售”模式吸引买家,并表示将是史上最低价。记者随便搜了一下,一款参加预售活动的西门子冰箱,促销价为3799元(定金99元+尾款3700元),已经有40多人预定,在国美自己的网上商城上,目前该冰箱的售价仍为4500元。

  “8G的iPhone4S售价为1988元,一台32寸的LG液晶电视只要1588元。”天猫电器城的年中大促也已经开始。今天,在去年的价格战中始终保持沉默的天猫也终于按捺不住,宣布启动年中大促。天猫副总裁王煜磊介绍,天猫将拿出2亿现金直接补贴消费者,而这一额度已经超过了去年创造单天191亿销售额的“双11购物狂欢节”。同时,天猫还将对参与活动的5000多商家给予2亿促销费用的补贴支持。

  他也隔空呼吁行业伙伴,“不要再自欺欺人,别让6·18再变成8·15。”(6月18日为今年京东店庆日,也被外界预测为今年价格战最激烈的日子;8月15日为去年轰动一时的电商价格战的日子。)

  据天猫电器城谭飙透露,今年以来天猫电器城成交达到150%以上高速增长。6月大促结束后,预计上半年销售额将突破350亿元,全年交易额将超过1000亿元。而电商交易额爆发的去年全年,天猫电器城的交易额为502亿元。

  价格战便宜了谁

  过去一两年,一场场花样百出的“促销”已经被证明只是闹剧。所谓轰轰烈烈的价格促销仅仅起到了博眼球和做噱头的作用, 让消费者不爽,也透支了电商企业的信誉。

  在去年的价格战中,各大电商网站最终狼狈不堪。由于被大量消费者投诉为“忽悠”,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有关人士在调查后认为涉嫌价格欺诈,以官方道歉收尾。同时,由于大多自主经营式网站将促销费用转嫁给供应商和商家,不少参与促销的商家发现最终并没赚到钱甚至亏钱,成为价格战最大的输家。

  而广告商却“莫名其妙”成了最终获益者。来自艾瑞等研究机构监控数据显示,过去的1个月左右时间里,电商行业在网站、电视、分众等各类广告商处投放的广告已经超过4亿元,一场价格战下来,只有广告商赚了个盆满钵满。

  “电商一直将价格作为优势,然而承担成本更多的是制造业。”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指出。受累于宏观经济环境,家电企业的生存正在面临严重挑战。迫于销售压力,不可避免地需要多渠道地拓展,从而刺激了他们在电商等销售终端对家电产品的促销出货。

  过低的价格使得生产偷工减料等风险加大。有人认为,各大电商轮番促销大打价格战,消费者将从中受益。然而在行业观察人士眼里,过分的价格战伤害的是整条产业链,最终损害的还是终端消费者的利益。

  “价格火拼对电子商务行业本身的伤害也很大。整个行业的毛利率不断被拉低,加上后续资金断流,使得部分原本有望崛起的大型电商网站无以为继。”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国平说。


浙江日报 经济·潮生活 00010 火热六月 电商再战 2013-06-07 3057530 2 2013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