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海关深陷贪腐窝案——
伸向国门的黑手
本报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陈红
核心提示:
海关,有“国门卫士”之称。但是近年来,海关系统的贪腐事件时有发生,日前查处的北仑海关贪腐窝案,12名年轻的海关关员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经宁波市检察机关侦查,一起海关系统的贪腐窝案,让海关查验部门与报关公司之间内外勾结、权钱交易的利益链条浮出水面。
截至目前,北仑海关查验科共有12名工作人员涉案,他们收受贿赂少则10余万元,多的40余万元;有的甚至滥用职权,帮助外贸公司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通关的秘密——
收钱,帮企业办事
去年8月,宁波海曙警方捣毁了一个非法经营“特殊报关”业务的犯罪团伙,团伙头目吕某,30多岁,义乌人,初中毕业后做小商品生意。
2009年,吕某在宁波先后注册5家报关公司,在外人眼里,他有着特殊的本事:明令禁止的货物到他手里,大多能顺利出关。去年12月,宁波市检察机关介入调查此事,发现吕某与北仑海关查验一科原科长张某交往甚密。
张某今年48岁,1998年进入北仑海关,仕途顺利,从财务科转入查验科,从副科长升到科长。然而,不久前,张某主动辞职,动机可疑。
调查人员发现,张某的银行卡有多笔不明来源的大额收入。有时每隔10天或半个月,就有5万至10万元入账。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公务员,如此频繁的现金收入极不正常。面对检察官的质疑,张某起初还想搪塞,但在铁证面前,他承认曾收受吕某等多家报关公司报关员贿赂。
然而,收受贿赂的不仅是张某。接受调查的报关公司又供出了北仑海关查验科的其他查验工作人员,如同滚雪球般,涉案人员越来越多。
在猖獗的走私行动背后,海关工作人员禁不住金钱诱惑,各种渎职行为因此滋生。
2010年下半年,宁波人胡某有两个集装箱货物要出关,报关单上写着“电话机”,数量巨大,但实际上,每箱只有几台电话机。胡某这么做,是想骗取国家出口退税。不料,这两箱货物被北仑海关列入查验范围,胡某心急如焚:一旦事情穿帮,不仅拿不到税款,还要受重罚。他赶紧找到中间人,联系上北仑海关查验一科副科长贺某,双方很快就达成默契。贺某明码开价:一箱5万元,保证顺利通过。贺某指使查验人员竺某和卢某,对这两箱货物放行出关。竺某和卢某明知该批货物涉及骗取国家出口退税,仍予以放行。事后,贺某收受了好处,胡某骗取了国家13万余元税款。
32岁的北仑海关查验科查验人员陈某自作聪明,多次玩起“移花接木”的手法,帮助报关公司逃避海关监管。其中有一批危险物品被海关抽查,陈某竟然把一张玻璃制品的照片附在报关单上,蒙混过关。
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在宁波海关配合下,经宁波市检察机关侦查,这起贪腐窝案浮出水面,北仑海关查验人员不仅个人直接收受报关公司好处费,还通过同事间打招呼,转手收钱办事。一个基层单位一个职能部门内,出现如此多人贪腐落马,实属罕见!
迟到的忏悔——
贪欲,蒙住了双眼
此次涉案的12名关员中,有8人是80后,最年轻的才26岁,有些还毕业于名牌大学。这让检察官在办案时,心头多了一份沉重。
“世上没有后悔药,我只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说出来,希望大家千万不要走错路。”查验二科工作人员张某这样对检察官说。审讯中,他几度哽咽。
张某今年26岁,老家在慈溪农村,是家中独子,2009年9月进入北仑海关。他戴副眼镜,面目清秀,性格开朗,在朋友和同事中人缘不错。去年,他参与破获了一起特大濒危野生动物制品走私案,单位原本还打算给他申报个人二等功。
事实上,早在张某到北仑海关实习时,就有报关公司负责人主动接近他:“你刚来,其他地方的钱不要拿,需要钱来找我。”当时,他对此话的含义懵懵懂懂,但一颗涉世不深的心已变得飘飘然。张某还记得,他第一次拿钱是在2010年初。那时,他帮一家报关公司放行了一批货物。对方请他吃饭,硬塞给他2000元钱。他很不安,把钱放在家里不敢动。但五六次下来,收钱的负罪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拿钱就是不给面子”的心安理得。
“平时接受的廉政教育太少了,看到领导和同事拿了钱都没事,胆子就大了。当检察官找到我时,我整个人懵了。”张某感慨地说,今年3月,他还参加过北仑海关组织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但当时根本没往心里去。
“这些年轻人学历很高,素质却很低,丧失了职业道德底线。”办案检察官说。
缺失的监管——
权力,脱缰成野马
近年来,海关系统的贪腐案时有发生,不仅涉案人数多,而且社会影响恶劣。去年,深圳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轰动海内外的特大红油走私案,走私集团头子谭氏兄弟和4名核心人员受审。在这些人背后,深圳海关10名海关工作人员竟一直为这个红油走私集团充当帮凶和保护伞。
“从北仑海关这起腐败窝案可以看出,有些海关工作人员胆子非常大,吃拿卡要,坐地收钱,从最开始的‘谁给我好处,我给谁好处’,到后来的‘谁不给我好处,我就不给谁好过’。”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有的人甚至顶风作案。今年初,明知同事正被检察机关调查,竟还有查验科工作人员仍抱侥幸心理,继续收受报关公司的贿赂。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北仑海关部分工作人员的行径已经引起很多企业不满,纷纷向当地党委、政府投诉。有的企业受不了这些人“给钱办事”的做法,把货物转到上海等地港口出关。
有关人士分析,由于海关工作人员手握大权,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利益集团瞄准的对象,一些人走上权力寻租之路。由于权力的行使缺乏透明度,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再加上环境的腐蚀、拉拢,海关贪腐就有了滋生的温床。
事实上,不仅是海关,纵观近年来的案件,海关、海事、商检、工商、药监等中央垂直管理的部门都发生过不少腐败窝案。究其原因,有专家认为,是因为这种垂直管理鞭长莫及,很难有效监管在地方的下级单位,而地方政府即便想管也无能为力,形成权力制约的真空地带。“山高皇帝远”的宽松氛围,使各级“一把手”成为说一不二的“家长”,并逐渐在部门内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致从上到下“一窝烂”,导致国家遭受严重损失,百姓怨声载道。
有关专家表示,防止海关等特殊权力部门的腐败,就要构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同级监督相互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依托纪检监察、内审、事后监督等,将群众监督、行风评议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反腐倡廉公开监督体系,努力发挥监督合力。
服务企业,加快审批,本是海关应尽的职责。但一些海关工作人员把手中的权力,变成了与贸易公司、报关公司谈判的筹码,他们的行径严重损害了企业和群众的利益,老百姓怨声载道,企业敢怒不敢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起案件案发之前,海关纪检部门已经发现了腐败的苗头,但仅采取了劝退和开除的行政处分措施。如此遮遮掩掩,让我们不禁对背后的利益链条浮想联翩。
执法者犯法,防私者通私,性质更为恶劣。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这些违法行为有着滋生腐败的土壤,在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贪欲必然会导致腐败。“脱缰”的权力,该下决心管管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强化像海关这类垂管系统内部监督的本意,是以强化权力集中来克服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偏差,包括腐败问题。但很显然,这要以削弱外部监督为代价。权力集中并且封闭运行为腐败与滥权提供了可能。治理垂管系统腐败,必须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同时改进监督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