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汽车生活

国产化的代名词是什么

  刘宇

  汽车工业是一个很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靠一船一船从海外运来中国市场显然赚钱太慢,因此就地组织生产,也就是所谓的国产化,或者叫本土化生产是跨国车企的必然选择。

  2013年,我们听到更多的合资车企高端车型的国产化消息。奥迪、宝马、奔驰自不必说,都在忙各自的国产化,像捷豹、路虎、英菲尼迪、讴歌等品牌都纷纷宣布了国产化项目,以谋划中国市场更大的格局。

  一款车型要不要国产化,往简单里说,是由当地市场的产量和销量决定的。对豪华车也一样,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和销量,加速国产化是市场逼出来的结果。近些年来,消费者对汽车国产化已经习已为常了,并且国产化这几年已经演变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代名词。比如拉长轴距,称为长轴距版;两厢车“加屁股”改成三厢版;减少配置称为“经济版”、“惠装版”、“入门版”,而许多车主戏谑为“乞丐版”。总之,一款好好的车来到中国起码可以改出四五个版本。这还算是手下留情的了,现在已经逐步发展到对产品前脸后脸重新设计,改得面目全非,过若干年,怕是跨国车企自己都不敢认领是自己的车了。

  诚然,中国消费者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汽车需求和口味,比如喜欢外形大气,前脸对称,追求车内大空间,爱好高科技和新配置,这些需求带有浓郁的中国元素。跨国汽车企业要想占领市场,必须迎合这些需求这是无可厚非的。过去原汁原味引进的方式,中国消费者不太乐意买单。但七改八改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消费者绕进迷宫去,绕迷糊,以便抬高价格,降低质量,这就有点不厚道了。而当媒体曝光质量问题时,车企往往以中国道路路况、使用环境和驾车人习惯等等理由作为国产化后的托辞。这更显出“水土不服”的,不是车,而是造车的人。在中国市场上,除自主品牌外的所有车型都是在国外设计,拿进来国产化生产的。有的车在质量方面做得很好,口碑不错,品牌溢价十分明显,以致于今天国产化和进口车同款同价,牛气得很,而有的车型价高质次,配置减少,性价比不尽如人意,难免受到市场的冷遇。

  中国市场很欢迎国产化的车,但国产化不是中国市场的灵丹妙药。国产化会带来一定的价格优势,但不代表一定能热卖。在跨国车企大佬纷纷角逐中国市场的国产化进程中,我们期待他们拿出更优质的产品,而开放的市场有更充分的竞争,这样消费者才能从国产化中真正享受到实惠。


浙江日报 汽车生活 00020 国产化的代名词是什么 2013-06-05 3050666 2 2013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