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影评人

走钢索的人

  所谓的感性,是挡不住的;如果挡住了,你这个人也就没什么味道了。   ——李安

走钢索的人

  金莹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带着全体评审成员亮相,其中就有穿着高档黑色礼服、两鬓已经有些斑白的华人导演李安。

  李安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电影节是在21年前的1992年。那时他带着“父亲三部曲”的第一部《推手》参加柏林电影节“电影大观”观摩展。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那时的李安穿了一件灰绿色的冲锋衣,参加了整个电影节的活动。只有一个影评人采访了他,但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连纸笔都没拿,只是随性地和李安在餐馆边吃边聊,这大概让他有些受伤。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却开启了一个电影导演的“造梦”之旅,把他心中融汇东西方不同文化而产生的冲突、矛盾、内心感悟全部幻化成屏幕上的影像,继而传递给观众。而这一点,也让他成为能够同时沟通不同文化、永远不会重复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李安。

  在一次采访中,李安说:“《推手》这部片子,是想把一个代表传统中国文化的太极拳大师放到一个戏剧结构的故事里,与命运过招,看他沉不沉得住气。”所谓戏剧性的结构,在电影里就是太极拳大师跟随儿子到美国后想追求自己的生活,却屡遭失败。

  而他之后两部作品,无论是《喜宴》还是《饮食男女》,都是朗雄扮演的中国传统父亲角色在面临现代化时的困境:逼儿子结婚但发现儿子另有想法,想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同时又要维持父亲的尊严。传统VS现代,这是李安出给“父亲”三部曲的难题。

  此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记在李安的电影蓝图中却好像消失了。他拍摄了根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名著《理性与感性》改编的同名电影、讲述197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瓦解的《冰风暴》,接着又是美国南北战争题材的《与魔鬼共骑》,直到2000年的《卧虎藏龙》,才让大家感觉,那个传统的李安又回来了。

  不过,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降临时,一切又再度改变了:一个印度男孩与一头老虎在太平洋上漂流时,原有的文化冲突(融合)主题消弭不见,这一次,游走在东西方之间的李安导演,开始生成某种之于全人类的“世界”视角,在这里,李安把跨文化游走的经验幻化成了一次颇具奇幻色彩的影像表达——Ang Lee是中国的,是西方的,也是全世界的。

  其实,仔细观看李安作品,会发现在他的后几部作品里,只是把自己藏得更深了。所谓人性的挣扎,无论是理性与感性的对撞,还是社会规范与个人自由的抗争,或者集体意识与内心追求导致的差异,这种种矛盾体都构成了生活的暗流,犹如太极中的阴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些因素不但是华人世界所能认同的,更是人类世界共通的情感体验。了解了这点,就由此掌握了了解李安的钥匙。

  李安曾说:“这条跨界中西、两面为难,艺术、票房都沾上边的电影路,成为我的挣扎,也成了我的活路,一切都应势而生,机运加上我的性格、拍片路数,使我不得不然。”外表儒雅的李安,正是经由电影,一次次挑战着自己的极限。在这条看不见的、游走于东西的钢丝绳上,李安没有令人失望。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影评人 00018 走钢索的人 2013-05-31 浙江日报2013-05-3100011;3043099 2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