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佳友民情快车帮儿童圆梦》系列报道之三

好书照亮人生路

  本报杭州5月28日讯

  记者 李扬 陈淳戈

  “一本好书留给孩子的,不仅是美好的童年回忆,更是对孩子由内而外的性情熏陶,希望更多的好心人播撒爱心。”今天,杭州读者吴女士决定捐500元钱,为农村孩子购买少儿读物。

  本报5月24日刊发的《丽水千所“少儿之家”儿童读物奇缺——安得书香润童心》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想不到我们浙江省这么富裕的地区,少儿读物还这么缺。你们做这件事情,太有意义了。我们公司愿意捐助10万元,给‘少儿之家’的孩子们购买读物。”销售无尘液态粉笔的杭州元硕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富良看到本报报道后,第一时间给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打来电话。

  丁富良说,作为一家从事教育文化用品的企业,有义务为孩子们做点事情,因为好的书籍可以照亮人生路,有时候一两本好书就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得知丽水地区千所“少儿之家”奇缺儿童读物,浙江福泰隆慈善基金会负责人给本报打来电话,愿意捐助5万元。

  福泰隆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何美庆说,基金会成立以来,对助学问题一直非常关注,“感谢佳友民情快车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孩子们的机会”。何美庆表示,如果后期有需要,会追加购买读物的善款。

  “一到周末或节假日,文二路上的书店里有许多孩子,真羡慕城里的孩子,要是农村孩子也能在家门口阅读好的课外书,那该多好啊。”在杭州打工的叶先生说,虽然自己收入不高,但要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帮助农村孩子购置课外书。

  浙江师范大学退休老师沈雨梧寄来两本他创作的《清代女科学家》,委托本报记者转交给丽水农村孩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前,农村少儿读物太少,特别是励志的书更少,佳友民情工作站推出的这组报道很有意义。”省关工委副主任江坪第一时间了解到丽水少儿读物奇缺的相关情况,并帮忙联系有关出版单位给予大力支持。

  “出版界的使命是为孩子们提供精神食粮,我们愿把最优秀的出版物推荐给孩子们,要把它作为一项社会责任来高度重视。”今天,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昆忠告诉记者,将发挥新华书店、出版社的作用,结合社会爱心力量共同做好这件实事、好事,让农村孩子在有效阅读中得到成长。

  “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张白纸,一张白纸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陈昆忠说,可考虑在全省已建立的25000家“农家书屋”基础上,对各种书籍实行对象化、分众化,以满足各个层次的阅读需求。这段时间,省新闻出版局正在编排新一批的“农家书屋”用书目录,将重点推荐适合低年级儿童的优秀书籍。

  伸出你的手,贡献一份爱,让书香飘向乡村,滋润童心。欢迎有关单位和爱心人士继续拨打浙报集团96068热线或@腾讯“佳友民情快车”微博,为“少儿之家”拥有更多的儿童读物出一份力。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好书照亮人生路 2013-05-29 3042360 2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