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
下沙化茧成蝶
文/ 朱凤娟 沈凤珍 通讯员/ 陶青 赵军宝 供图/ 黄健员
转型发展
下沙化茧成蝶
文/ 朱凤娟 沈凤珍 通讯员/ 陶青 赵军宝 供图/ 黄健员
前言
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与转型升级,将直接影响到浙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句话,彰显了开发区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传递了开发区重任在肩的历史使命。
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开发区,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化的重要依托,在区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民营经济风生水起,而其从小打小闹到产业集聚,从传统制造到技术引领,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链合作,都离不开“开发区”这个发展大平台的支撑。
尤其是一大批国家级开发区,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已经成为我省对外开放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投资热土和发展平台;成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高地和增长极。
但是,相对于“民营经济”这块招牌,“浙江开发区”的品牌依旧不够响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关键节点。当“后开发区”、“泛开发区”、“大开发区”时代如潮来袭,浙江的开发区如何应对?又如何突出重围打造深具影响力的“浙江阵营”?
挑战与机遇同在。作为浙江开发区的“老大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责无旁贷地集聚领先。这是一个关于其自身破题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其实现继续引领发展的关键问题,更是其跻身“国家队十强”所不可回避的一道考题。
当百余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工业园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统筹二三产业、统筹产业发展与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理念进行建设,开始构筑一个“包容性增长”的综合性经济区域。
当步入“后开发区”时代,传统开发区在功能上,已经由单一加工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型;在经济结构上由单纯工业经济向城市综合经济转型;在管理职能上由只注重经济发展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勇于实践,始终把握发展脉搏。
当开发区需要走出“围墙经济”,放大溢出效应,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开始积极探索开发区与辐射带动区域资源整合、要素流动、统筹联建、成果共享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实现经济园区与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促进内外联动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面对危机,从不退缩:从注重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从注重投资推动向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开发土地向集约利用土地转变……20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发区正围绕产业、城市、社会“三大转型”目标,打造“两港八园”,激活转型发展新的脉动,在省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中走在前列,在全国开发区中争先进位。
产业转型——打造“创新驱动、集聚领先的示范园区”
从某种程度上看,新加坡可以说是一个产业升级转型的国际实验室,他们非常注重“未雨绸缪”。40余年中,产业不断地升级、创新,源自于对生存和危机永恒的警觉和高度的关注。
这一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很相似。
在强手如林的国家级开发区竞争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抢抓机遇,始终紧跟时代和环境的步伐。
2012年8月29日,长安福特马自达浙江(杭州)项目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园区内奠基开工。这是杭州市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最大单体工业项目,是浙江省标杆性高端产业项目之一,也是开发区以创新驱动、集聚领先为支撑,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对,这只是一个缩影。因为,加快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和二三产协调发展将是下沙的一张宏伟蓝图。
人才和科技,是创新的摇篮。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打造的“两港”,就是专门孵育“创新成果”的摇篮。即“东部人才港”和“东部科技港”。
无论是人才还是体制,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所以把创新看得那么重要,有着深刻的背景。纵观全球,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突出自主创新投入,突出高技术前瞻布局,突出知识产权控制和高端人才吸引,经济结构加速向“高”端升级。
开发区作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转型升级的引领区”,在这方面的先锋作用毋庸置疑。当经济发展已不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更多的是注重质的提升。这就迫切需要其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手“人才战略”,一手“科技战略”,拉开双臂,也就拉开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幕。
目前,共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和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等3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培育和引进“国千”、“省千”和“521”人才22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以新加坡杭州科技园、杭州东部产学研创新示范园、江东创新产业园为重点,促进创新平台大发展,全力打造一批具备“孵化器”和“加速器”功能的政府平台、高校平台和企业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联盟建设,推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项目研发。
当前重视开发区转型问题,其实首先要关注的是调整开发区的产业总体规划。引导分散的布局向专业化园区转变,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打个形象的比喻,产业集聚就像打扑克牌“拖拉机”,单张3、4很小,但两个3,两个4组成“拖拉机”,就是3344,能量增大几倍。产业集聚就是这样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
唯有有所取舍,才能保证清晰的发展思路,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贵之处在于对自身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懂得如何明确产业定位,也懂得如何实现错位发展。
近几年,开发区优势产业正在加速迈向集聚化、高端化,着力构建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一方面,全面推进杭州东部高新产业园、江东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促进区内企业腾笼换鸟和开发保留用地,打造“双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2个“五百亿”的电子信息和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坚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着力推进杭州东部湾总部基地、金沙湖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专业市场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以此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
国际经验表明,先进制造业“起飞的翅膀”必须要靠新兴服务业“聪明的脑袋”来支撑。
服务外包产业就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出的铿锵一步。
作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重点发展软件外包的同时,也加大对信息技术、医药研发、物流、金融等外包产业的培育力度,逐步形成以ITO为主导,BPO、KPO为先导的服务外包产业规划。2012年,开发区服务外包企业完成合同签约额为61765万美元,培训服务外包各类人才5875人。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开发区服务外包大楼也正式启用,将成为杭州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新的重要载体。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下来的种族既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有智慧的,而是最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种族。”从曾经的一片荒芜,到如今的气象万千,与时俱进始终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题。
打造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钱塘江畔的开发区人早已扬帆起航。
城市转型——建设“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下沙副城”
工业开发区向综合性城市新区转变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开发区的形态、功能以及国际发展经验看,绝大多数开发区未来会被城市化所覆盖,城市化转型将成为开发区重要的探索路径。
“建区”到“造城”转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这一路径的探索和实践。10年造城,从功能单一的工业区向功能多样化、综合性的副城转变,是城市转型最直接的成效。
几年前,住在下沙的周良,出门基本就靠一辆B1公交车,活动范围也仅限于这趟公交车所能辐射到的地方。B1公交车上学生多,遇到双休或者节假日,挤上了车,连转个身的地方都没有。
2012年11月地铁开通后,周良都选择坐地铁上下班。他说,这样一来,可以比以前多睡15分钟。关键是,下沙越来越有一个城市的感觉,他的生活渐渐有了质的变化。
交通,拉近的不止是距离,更是一种身份。下沙与杭州主城区的无缝对接,也使得其“副城功能”的定位愈加凸显。
今年,下沙将继续加快完善交通体系,推进德胜东路高架、之江东路、地铁1号线延伸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文汇立交、绕城南入口也列入开工计划,努力实现区内10分钟接轨地铁、20分钟接轨主城。最近,开发区开通了到萧山机场的直达大巴专线,进一步完善了区内交通网络体系,公交与航空、地铁全面无缝链接成为了现实。
产城融合的终极目标是让开发区中的人、产业和城市共同成长。10年造城,下沙的副城功能越来越凸显。但对其来讲,城市转型更多意味着“品质”的提升。
在后开发区时代,人们越来越渴求久违的自然、舒畅、健康、人本化的环境。
从千百年沧海桑田,芦荻密布,渔火星夜闪烁的滩涂;到如今高楼遍地,长龙横卧的江岸,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长,从来就离不开水的孕育。2010年5月,下沙新城中心区块挖掘机轰鸣,挖出了金沙湖工程的第一铲土。国际建筑设计大师卡洛斯奥特说,金沙湖的设计,就是要体现出水与建筑、水与环境的关系,把水带到人中间。
一面生态、环保的金沙湖,一个繁华、现代的金沙湖。如果说,下沙新城中心区是整个副城的核心,那么金沙湖就是中心区的“心脏”——希尔顿酒店、邵逸夫医院、东部国际商务中心、下沙文化中心、高档住宅小区,如一颗颗珍珠,璀璨了一湾金沙湖。而更多商贸配套、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文创产业等一批项目,旖旎着金沙胡的风光,浸润着下沙的血脉,在这里扎根开花。
2012年,金沙湖板块正式启动商业航母——龙湖天街。这是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国际化购物广场。从下沙出发,辐射整个大城东,将打造杭城东部的生活地标。与此同时,下沙另一个核心区块大学城北板块,也已经驶来了一艘商业旗舰——宝龙城市广场。它所描绘的创造一站式消费体验中心、打造“下沙武林门”蓝图,使大学城北成为“新城市中心”之一的愿景成为可能。而在沿江板块,借着江景、湿地等自然资源,较早启动了沿江居住区的建设,保利、金隅、世贸等众多品牌楼盘沿江而立,也造就了杭州房地产市场稀有的江景与湿地兼具的居住品质。美丽的钱塘江畔,璀璨灯火,肆意闪耀。
生活在下沙,出则繁华,入则安然。
打开电脑中近千张有关下沙的照片,民间摄影爱好者沈卫的镜头下,记录着下沙的点滴变化,在沈卫看来,正从“建区”向“造城”转型中的下沙新城,“宜居”氛围渐浓。
2012年,开发区启动了“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从2012~2014年的三年内,将建成29个重点项目,新增发展空间219万平方米。同时,农贸市场等民生建设步伐加快,繁荣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海天、金隅、中沙等农贸布点建设督查,积极布点引入杭州市“菜篮子直通车”专项工作,社区百姓生活越来越便利。
“开发一方,造福一方”,这句朴素的口号正是对开发区理念的最好诠释。
如果说业态是一件靓丽的着装,形态是其时尚的装饰,那么神态则是由内而外的涵养。突破社会发展这一环节,致力于丰富品质内涵,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自我升华。突破,让开发区的发展理念更深入人心。
把钱投在孩子身上,就是投在希望身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群众安康幸福,政府的工作才更有意义;铺平脚下路,点亮窗前灯,让群众有个好心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此诠释“民生观”。
民生安居——百姓安居工程是群众极为关心、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深入推进这项工程,既是改善民生之需,也是构建和谐开发区之举。
2012年是开发区扎实推进保障房建设管理的重要年,共有12个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今年,开发区以提升品质为目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平稳推进拆迁安置,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和解决安置过程中居民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扎实做好回迁安置工作。同时,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年”活动,强调“精品”意识,把百姓安居工程打造成“精品化”工程。
医卫利民——今年,打造“15分钟公共卫生服务圈”是开发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头戏。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下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将正式启用,白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大楼建设加快推进,为大家提供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另外,还要完成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布局规划,争取年内启动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作。
教育强基——开发区良好的创业和居住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发展,其中又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十分关心子女们的教育问题。开发区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由“好上学”向“上好学”全面升级。
2012年,开发区有3所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5所学校、幼儿园项目开工,招引了158位优秀教师来到下沙。其中研究生毕业有16名,省特级教师1名、省优秀教师2名、省优秀毕业生4名、获得市县级以上综合荣誉15名,大大增强了教师队伍力量,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孩子们从“好上学”到“上好学”,教育环境步步提升。
就业促进——就业是民生之本,找一份好工作,这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努力让求职者充分就业,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是开发区管委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2012年开发区就业促进工程,继续深化创业带动就业的下沙模式,深入开展了“送岗位进社区、到家门”活动,着力打造“充分就业开发区”和“创业型开发区”,解决大学生、被征地农民、“新杭州人”的就业问题。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00余人,新增就业人数6700余人,大学生创办企业总数突破800家,实训、见习、培训大学生约1万名。
与此同时,开发区还特别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诉求,着力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建立了杭州市最大的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了邻里、新雁等多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社区等保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用工环境。
文化惠民——文化下沙,熠熠生辉。每年开发区都组织元宵灯会、职工运动会、摄影书画大赛、大学生艺术节等一批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相得益彰。其次,还培养了一批文化活动业务骨干和爱好者,成功打造7支优秀团队参选市星级示范团队,实现开发区市群众文化星级示范团队“零”的突破。
去年底,开发区承办了全省开发区文化建设现场会,全省51个开发区的100多名代表参加,充分交流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探讨了推进开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举措。
唯有秉承这种爱一方热土、心怀感恩之情的观念,才能实现开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绿色经济、和谐社会的美好构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项又一项的民生工程,宛如一缕春风,温暖着每一个居住在这里的人。
/ 活动主办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浙江省商务厅 / 活动承办 / 浙江日报社 浙报智库 / 活动支持媒体 / 浙江日报 浙江在线 钱江晚报 今日早报 / 策划 / 沈凤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