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望乡

杭州篮,窸窸窣窣的江南记忆

  见习记者 马悦 通讯员 许晓丽

  选竹子、劈篾竹、编篮子、扎拎把……一道道繁复的工序后,一只挺括、结实的竹篮就做好了。

  初夏的午后,西湖区上城埭村的农家屋檐下,78岁的村民刘文仙和5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麻利地编着竹篮。地上放着一只只编好的竹篮,有盘状的,有篮状的,很怀旧。刘文仙看着看着,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

  少不了的手势

  “这是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了。”刘文仙说,她15岁开始跟着母亲学编竹篮,编竹篮也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说起上城埭村的竹篮,刘文仙颇为自豪地说:“我们村的竹篮很有特色,不仅轻巧方便、优雅美观,还经久耐用、别具一格,是竹篮中的极品。”

  对于用料,上城埭人极为讲究。西溪一带的的丘陵地,到处生长着一种叫“红壳竹”的竹子,用它劈出来的篾又韧又光滑。由此,依靠红壳竹,编竹篮成了上城埭村世代相传的家庭副业。据民国《杭县志稿》载:竹篮出西溪留下镇南龙坞乡,篮有大放篮、小放篮、中庄篮、茶叶篮等8种。

  上城埭村的竹篮,不仅被写入地方志,还流传着许多故事。相传两百年前,乾隆下江南,看到龙坞有人在编竹篮、卖竹篮,随口吟道:“手里窸窸窣窣,银子堆楼角”。经乾隆一说,“杭州篮”名气越来越大,编的人越来越多,便由一开始的龙坞逐渐传到了西溪、转塘、蒋村一带。

  有意思的是,编竹篮尽管辛苦,村民却用很惬意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白天在田里劳作,晚饭过后,村民就开始带着竹篮子互相串门,一边聊天一边编,就连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也是篮不离手。虽然编竹篮只能补贴家用,但它就像嗑瓜子、织毛衣一样,成了当时上城埭人少不了的“手势”。

  “上世纪80年代,不管是城市人还是乡下人,去市场买菜都是用这种篮子的。”刘文仙回忆说,那时,每年开春之际,大批走水路来杭的江苏香客,来灵隐寺烧香返回时,总喜欢买几只竹篮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久而久之,这种竹篮就有了“杭州篮”的新称呼。

  当年在拱宸桥轮船码头一带,还逐渐形成了“杭州篮”的专卖市场。“‘杭州篮’好卖得很!临开船时,河面上已经是只见篮不见人了。”刘文仙说,每天清早,龙坞人都用自行车载着50多只篮子到码头,每天都有150至200辆自行车送运,卖脱销是常有的事情。后来,“杭州篮”还通过“广交会”出口到了国外。

  费功夫的绝活

  编竹篮看似简单,其实是个力气活,更是须下功夫的精细活。

  刘文仙拿起手中的竹篮给我们看:篾竹劈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编竹篮的质量。光是劈篾竹,就要学好长时间,粗细、厚薄都要匀称。劈篾竹和编竹篮各占一半时间,可见劈篾竹的重要了。

  竹篮是从底部开始编的,纵横交错、呈发散形交织在一起,用三片两头削尖的比较厚实的竹片做支撑。编好篮底的半成品,就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小太阳。那一条条“阳光”,就是篮身上的“筋”,沿着这些“筋”,几股篾从底部一圈一圈同时交叉往上编。

  “即便是有经验的熟手,若要编好一个竹篮,篾竹得劈一个小时,编要一个小时。”刘文仙一边做示范一边说,编好篮身,还要收边,边缘要光洁,不能有毛刺。最后一道工序,是要用较粗的竹篾,扎个结实的拎把,还要用捆扎带缠绕一下,以免伤了手。

  几十年来,上城埭人的日子,就在窸窸窣窣的声音中度过了,只是心境已然不同。“现在做竹篮不为生计,大家聚在一起边聊天边编篮子,蛮开心的。”刘文仙粗糙的大手,隐藏着不少细小的伤痕,可一编起竹篮来,却格外有力,“几个人分工合作,一天能做10多个呢!”

  而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品丰富多彩,经典的“杭州篮”逐渐淡出市场。“由于竹篮卖得便宜,学起来又很麻烦,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学了。”刘文仙略带遗憾地说,她的这门手艺,恐怕没法传下去了。

  不过,令上城埭人欣慰的是,随着西溪湿地的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堪称“绝活”的编竹篮手艺,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小小的竹篮,再次焕发出了生机。“其实竹篮很环保、很实用,有兴趣的人可以到村里来学。”上城埭村的村干部说,“不管怎样,希望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和手艺,能得到保护和传承。”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0 杭州篮,窸窸窣窣的江南记忆 2013-05-28 3023676 2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