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北 勿过分解读
何鑫
何鑫
一路向北。近年来,全球变暖步伐加速,北极也愈发“热”了起来。
随着北极冰层的融化,开采该地区蕴含的丰富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已成为可能,并有科学家预言,到本世纪中叶,有一定破冰能力的船只可直接穿过北极点,从而开辟一条可能改变全球海洋航运格局的新航道。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北极的战略意义因此显得愈加显著;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北极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日前,北极理事会扩容,八个理事国宣布批准中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加入成为观察员国。美国极地问题专家梅雷德表示,北极理事会吸纳的利益相关群体越多,其重要性就越大,“谁控制了北极,谁就控制了世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面前,北极沿岸各国纷纷强化在北极的存在,同时积极为各自领土主张和能源利益寻找依据。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2007年率科考队在北冰洋插上了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自2006年上任以来年年高调访问北极;丹麦则公布了2011-2020年北极战略……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每一步动作都备受关注。加入北极理事会,中国耗时7年之久。争议的声音也主要来源于“不愿被多分一羹”的自私占有欲。其实,大可不必。
首先,中国不止一次强调承认北极国家的主权和对地区的管辖权。中国官员公开表示要澄清社会对北极存在的认识误区,北极不存在“无主地”,领土都有主权归属。因此,有关中国会在北极地区挑战主权原则的担忧实属过虑。
其次,中国在一开始便明确自己的北极目标:第一,认识北极;第二,保护北极;第三,可持续利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参与北极开发、促进北极地区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作用与实际贡献。
第三,作为近北极国家,中国利益与北极息息相关。加之,气候变化是导致北极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而其叠加效应所产生的影响会波及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这一问题。北极合作,不能缺少中国。随着中国的加入,相信北极治理会步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