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创新 点“土”成“金”
——我省土地整理纪实
实干创新 点“土”成“金”
——我省土地整理纪实
本报记者 秦正长 陈敢
通讯员 李风 郏恬甜
编者按:
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从来少地,但浙江人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创造力。
近日,本报记者四天走五城,亲眼目睹了浙江国土人土地整理的创新成果,感受到浙江土地整理的勃勃生机。
平坡填沟
造就“岭上江南”
衢州市衢江区,多低丘缓坡,一眼望去,绵绵不绝。
衢江的土地开发,自然围绕低丘缓坡做文章。
离开衢州城,十几分钟车程,记者看到一大片前年开发完成的地块。微雨中,平整的地块上,半人高的石榴树郁郁葱葱,套种的油菜,已到收割季节。
同行的衢州市国土资源局衢江分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毛良春告诉记者,这一大片原来遍地拳头大小的石头,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草。2010年土地开发之后,成了目前200多亩的高品质经济种植地块。
地块尽头可以看到成林的樱桃树。毛良春说:“樱桃今年摘枝了,明年即将丰产。”
一村一品,当地承包的专业合作社正在这片曾经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的荒地上,规划着未来。
为了提高开发后的土地的肥力,当地把坡地下面低洼处的肥土剥离出来,覆盖到页岩上。说也神奇,页岩里有一种特殊的成分,肥土覆盖之后,原先贫瘠的页岩竟然能够保水,肥力大增。
着力提高开发地块的肥力,衢江土地整理走得更远。
西行20里,另一块更具规模更具创意的土地开发项目,正在进行。
泥泞的小路在丘陵间蜿蜒,越野车载着我们爬上起伏的山岗时,展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大片平坦的土地。
平缓坡,填沟壑,衢江人硬是在这块荒芜丘陵上,平整出700亩新耕地。
这700亩平整的土地早已通过验收,但是,为了提高土地质量,衢江决定进一步提升土地肥力。
秘密就在毗邻的水库。他们把水库水抽干,将水底经年积蓄的淤泥打捞上来,覆盖到地块上。施用塘泥肥不仅能促使作物增产,而且有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的作用。
从2012年6月份开始,衢江区规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一律实行表土剥离,用于垦造耕地项目表土覆盖,2013年新立项开发项目要求全部实行表土覆盖,并规定表土剥离覆盖预算不得低于5000元/亩,有效保障新垦造耕地质量。
衢州乡间多沼气,他们还打起了沼气的主意。沼气发酵残留物是理想的有机肥料,新增耕地上长期施用这种肥料,对建立高产、稳产农田以及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此一来,这片700亩平整土地,引起了投资者的青睐。目前一家投资公司拟投资6亿元,发展观光农业。
700亩,只是一个开始。透过稀疏的灌木丛,可见远处丘陵间推土机正在劳作。毗邻丘陵亦已规划开发之中,二期500亩已经动土,三期规模更大,约1000亩。
环顾四极,渺无人烟。想象这片起伏的丘陵之中,诞生一片绿色的农田,成为衢江“岭上江南”,令人惊叹!
就地城镇化 催生现代农业
65岁的闻秀泉,海盐百步镇得胜村农民,现在“洗脚上岸”了。
他目前住在得胜新社区,一幢三层的小楼,300多平方米,好生舒适!这里,是百步镇为土地整理村庄拆迁而统一规划的,放眼过去,整洁、宽畅。
“新居住得惯吗?”记者问。
这位朴实的老汉坦言挺习惯的。他以前承包6亩田地种水稻,扣除农药、化肥等成本,赚不到2000元。土地流转让他家拥有10亩地使用权,每年可以赚到7800元。“我们原来在田里干活,现在在厂里上班,一年下来打打零工,平均每月750元,实际上很轻松。”
得胜村村支书接过话茬:“土地整理村庄搬迁的时候,六十岁以上年纪的人对土地依赖性很强,很难跨出第一步。于是,我们成立第一家劳务合作社,介绍村民进厂务工,村民口袋里就有收入了。在这里,村民不是被征地农民,而是有地‘市民’。”
与闻秀泉一样的,还有得胜村301户农户。
昔日的得胜村不见了,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片4000多亩整治后的田地,一马平川。
据介绍,得胜村搬出后,八个老板投资这4000多亩田地,当下准备农业规模种植。
海盐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目前全县共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6个,规划复垦新增耕地5034亩,规划搬迁农户4289户。
截至目前,16个项目进展良好,已签约搬迁农户3130户,占总搬迁户数的73%,已完成和正在实施复垦面积3500亩,占规划复垦面积70%,其中通过嘉兴市级验收复垦面积2231亩。
在记者眼里,海盐把全县105个行政村3600多个自然村落,集聚到9个新市镇和69个左右的城乡一体新社区,不但解决了多年来农民违章搭建的问题,还释出了一大批民生用地。新的规划突出统筹城镇化发展方向,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
走访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海盐的新型城镇化在加速。
通过整治,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促进了农民新村建设。目前海盐9个新市镇实现土地落实、农房集聚、用地节约目标,集聚农户1.58万户,实现了就地城镇化。通过整治,户均用地从1.1亩控制至0.4~0.5亩。
海盐的闻秀泉们在这场土地整治中,正在实现他们一生中最华丽的转身。
复垦助建“美丽乡村”
跋山涉水到大市。
大市,是桐庐钟山乡的一个偏远的山村。采访车进入盘山公路,展开在我们眼里的大市村,是5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村头来来回回的,不少是原先居住在附近的龙家山、万田农、新村跟长丘田4个行政村的村民。他们原先家住高山,既偏又远。一位原万田农村的村民抱怨,他们那儿交通不方便,早就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了。
同行的桐庐国土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负责人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不能当单纯的项目来看待,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大市村的现状,要解决老百姓改善人居的愿望,又要积极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势必要碰到:人往哪里走?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
破题从大市村入手。
钟山乡乡长邵黎明陪同记者走访大市村边走边说。
头等事,先把大市老村统一规划,进行旧村改造,计划拆除180多栋老房子,腾出76亩土地,统一规划之后能够建16栋公寓,56栋联建房,安置200多户农户,不仅解决了部分就地拆除安置的农户,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
他算了一笔账。其他4个自然村比较偏远,农户有525户,合并后,其中200多户去县城集聚,剩余200多户引导去大市村旧村改造点安置。他说,他们充分利用了省和县农村土地整治政策,既解决了村建公寓房,又解决了旧村改造资金来源。
建设“美丽乡村”,人往何处去、地从何处来、钱从哪里来,是当前面临的三大困难,为破解困难,桐庐搭建了中心村与精品村培育、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这一平台。
桐庐确定建设32个中心村、50个精品村和一批培育村的建设体系,并科学编制了相应村庄建设规划,为中心村和精品村培育明确了方向,为下一步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创造条件。
为引导人口迁移集聚、加快中心村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桐庐相继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并拓宽融资渠道,且明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通过土地出让获取的净收益全额返还所在乡镇,主要用于农民身份转换的社会保障支出、农民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邵黎明谈起大市村农村整治项目带来的好处,如数家珍。指标与资金挂钩,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改善山区农民的居住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可以集中力量及资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增加优质的耕地面积,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既解决了土地指标紧张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本乡农民土地建房的指标问题。
邵黎明道出了一名基层干部的信心。
海边“长”出万亩良田
海天相接处,青黄麦穗成。
再过半月,王建山试种的800亩小麦,就要见收成了。老王,是正大桑田(宁波)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他管理的麦田,位于慈溪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内。几年前,这里方圆几平方公里,还是荒芜的盐碱地。
“我市用地矛盾突出,但滩涂资源丰富,有78.5公里长的海岸线。” 慈溪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宋立介绍说,1999年至今,慈溪市以滩涂围垦为依托,掀起了开发造地热潮,大规模实施整治盐田、改造盐碱地。
此举,既有效缓解了耕地占补平衡矛盾,又拓展了建设用地空间。
据了解,滩涂围垦“造价不菲”。慈溪市累计投入资金逾49亿元,围涂面积26.1万亩。其中,用于围涂造地面积达10.5万亩。
地造得好不好,关键看收成。
“在滩涂上围垦造地,荷兰、日本等国早有尝试。近年来,我市围垦开发工作,坚持规划先导。”在慈溪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管委会,基础建设科冯凯告诉记者,造地项目通过验收后,由他们接手。
2011年,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泰国正大集团,承包了近4万亩地,成功试种水稻,达到亩产450公斤。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开发面积成片,十分适合发展规模农业经营。”
当年造地、当年种植、当年丰收,这一喜人成绩,让正大尝到了“甜头”。
拿地后的第三年,王建山又尝试种起了小麦。他的“秘诀”:一是“洗田”,二是试种。“洗田,就是往农田灌入淡水浸泡,通过机械耕翻,来降低土壤的含盐量,要持续四次。而第二步稻麦轮种,既保证了收成,又能改良土壤,将来这里将规划种植经济作物。”
记者注意到,紧挨这片“良田”,是其余2个正在开发的造地项目。“面积1.9万亩,可新增耕地1.5万亩,预计2014年底完工。”冯凯介绍道,未来5年内,这里将打造成一个集优质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农业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开发区。
2011年,水云浦至半掘浦围涂开发造地项目二期,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全省“十佳垦造耕地质量示范项目”。“滩涂围垦造地,造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但资源十分有限、不可再生,更需要我们保护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宋立意味深长地说。
高标准农田
提升增值力
“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后,土地增值给我们村农民更是带来高效益,今年土地流转每亩年租金就提高到1620元。”5月17日,记者来到临海市上盘镇上盘闸村,村支书王茂兴开心地说。上盘闸村有600多亩耕地被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土地质量提升后,农民种植早稻和西兰花等作物,每年收成都较好,一亩地能收入7000多元,租金也年年上涨。
据介绍,从2006年开始,临海市就探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力保耕地生产能力,目前,已建成标准农田28.79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11.6万亩,圆满完成了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建设。
在临海市上盘镇的标准农田示范区,3万亩农田连成一片,早稻、南瓜长势很好。早年,土地租金只有三四百元,每亩收益只有千来元。
“现在,田头实现了路面硬化,不仅方便农民开车前来种地,而且给丰收后的果实运输带来便利。这些都是对粮区加强设施建设投入的结果。”临海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林王峰说。
近年来,临海市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为保护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安排土地整理项目,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该市在资金投入上,聚合国土、农业、水利、农办等部门的涉农资金,集中投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发挥综合效益。去年至今,累计共投入粮食功能区建设维护资金就达5875万元。
为防止土地被人为破坏和占用,引导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该市出台《临海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种植粮油、蔬菜等农作物的基本农田分等次每亩每年由财政补助50元至200元。今年5月,此方案获得省有关部门批准,在试点的基础上,明年将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