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人潘卫东投资千万开发荒山
深山创富惠乡邻
记者 朱海兵 县委报道组 方镖
记者 朱海兵 县委报道组 方镖
已是上午,浦江县上童山依然云雾缭绕。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而上,不敢有一丝松懈,因为前方只能看清10来米远,外侧则是峻峭的高坡。
路陡而弯急,令人称奇的是,脚下竟是平坦的水泥路。“我们是做梦也想不到水泥路会通到家门口。”71岁的花桥乡上童山自然村村民童毛应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是机耕路,年久失修,四处坍塌,走路都很困难,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其实,想不到的,还有我自己。”45岁的花桥乡莓蓝芳水果基地负责人潘卫东,站在村口的古树下迎接记者,这条两公里长的水泥路正是他出资100万元,在原有机耕路的基础上扩建的。海拔约600米高的上童山自然村,泥墙砖瓦,绿树掩荫,美丽而谧静。但村里年轻人全都外出打工,只剩下10多位老人坚守在村中,年纪最大的95岁。“两年前我第一次到村里,是走上来的,这条依靠村民双手开山劈石而成的机耕路,让我惊叹。造这样一条路,需要怎样一种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精神?”
面对日渐破落的村子、大片荒芜的山地,还有八九十岁仍背着锄头健步上山的老人,潘卫东陷入了沉思:有这样勤劳肯干的纯朴村民,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什么这个小山村还是逃脱不了走向衰败?
曾在外做生意闯荡20多年,如今在浦江县城过着惬意生活的潘卫东,再也坐不住了:“不能再让大山继续荒芜下去,要把这个绿色宝藏开发起来!”
可是,出生在浦江县城郊的潘卫东,此前基本不识“农”,更谈不上农业开发。“不懂是缺点,但也有好处,我就不会瞻前顾后,可以大胆地不按规矩出牌。”潘卫东笑着说,他走的第一步,就让周边的人吓一跳:修路。
修这条机耕路并不简单,一开始是请外面的拖拉机手来,谁知他们根本不敢开,后来全换成住在附近的拖拉机手。“路太陡太窄,拖拉机只能倒着上山运沙石,那样动力足,但非常危险。”回想修路的艰难,潘卫东有说不完的故事。
64岁的林球红是六七公里外的林坞口村民,做过多年村干部,如今是水果基地的管理人员。他说:“人家都往外跑,潘卫东却天天往山上跑,监工修路,村民一开始都觉得奇怪。”
路,不到一年就修好了,看上去,潘卫东似乎是拿钱打水漂,而事实上,他已在收获更加宝贵的“无形资产”:当地老百姓看到了潘卫东高山垦荒的决心与诚心。
“他是真的上山来做农业。”“跟着他干不会错。”开始修路时,潘卫东就注册了一个名叫“莓蓝芳”的果蔬专业合作社。随着名声传开,周边村民都乐意为他承包的农地干活,或用自己的田地种他的订单农产品。
“他是一个好人,还掏钱为村里装上自来水,大家都相信他。”67岁的上童山自然村村民童良根说,潘卫东的这个专业合作社,五六十名员工全是花桥乡60岁以上的村民,“他不嫌我们年纪大,还包吃包住,每人每天65元。”
为水果基地员工烧饭的村民黄月英说,看到村里有一些老人年纪特别大,生活很艰辛,潘卫东就让她每餐多烧一桌,开饭时叫老人都过来吃,这样老人就可以吃上热菜热饭了。
潘卫东平时开吉普车上山,看到有走路的老人,都会主动停车请他们搭乘。“刚开始,有个老婆婆坐立不安,几次伸手想掏口袋里那皱巴巴的几元钱,我从后视镜里看到,心酸得要掉泪。”潘卫东说,他对村民好,其实村民对他更好,“这里不仅空气纯,人也纯。我在村里租了一间房子,即使房间里放着贵重的物品,也完全可以放心地敞开着门下山。他们锄草、排水、施肥,都像自家种庄稼一样,毫不含糊,这样精心种植的绿色有机高山果蔬,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现在的潘卫东,花桥乡村民几乎人人熟识,也不再对他各种与众不同的“大手笔”感觉诧异——把机耕路修到山顶,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开垦杂草丛生的荒山;把中国农科院水果研究所专家万里迢迢请来“爬山”,请教如何种高山蓝莓、猕猴桃;还有在高山上建野葡萄长廊、大樱桃基地……
用花桥乡党委书记周建丰的话说,已在山上投资1000多万元、开发近千亩地的潘卫东,不是在种水果,而是在打造一座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致富希望的“花果山”。
“我的梦想,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拓荒,使荒山变宝山,还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晒得一脸黝黑的潘卫东,站在黄土地上笑着告诉记者,如今的他,越来越融入高山之中,“拓荒很艰辛,但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