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大发现

文章导航

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遥远的
都邑

(二)

  【解密】

  Ⅰ.良渚古城是如何发现的?

  古城的浮出水面缘于一次偶然的发现。

  莫角山,104国道横穿腹地,遗址周围村落密集,企事业单位遍布,甚至有一些企业直接把厂房建在了莫角山遗址上。这里每天承受着繁忙的过境交通和企业生产。

  7年前,为保护已经发现的良渚古城中心宫殿区,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决定为莫角山中心附近迁移的农户寻找安置地,于是找到了遗址附近的葡萄畈地区。

  葡萄畈,莫角山遗址西面约200多米的一块低洼地,边上有个小池塘。

  为了配合搬迁选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古河道,宽约45米,深约1米多,河床里面堆积着良渚文化晚期的生活垃圾,有大量的陶器碎片。

  当时,负责发掘的考古领队刘斌并没有仅把这当作一条普通的河轻易放过,他意识到,也许这就是五千年前良渚人生活的苕溪岸边。

  为了解河岸的堆积,在发现的良渚古河道的东侧高地上,考古人员开挖了一条小小的探沟,挖到2米多深的时候,什么重要的迹象也没有发现,但考古队员们并不泄气,继续挖,在挖到3米多深的时候,出现了转机,发现了一层大大小小的石头。

  “开始一两天也没太在意,可是后来越想越觉得重要,首先这些有棱有角的石头像是人工开采出来的,这些石头随意堆着,也没有铺出个平面来,所以应该是作为地基使用,而上面的3米多厚的黄土也没有分层,应该是一次性堆成,这就是说3米多高的河岸原来是人工修筑起来的,这不就是大堤吗!”刘斌想起来,以前曾听当地人说,修筑大堤和水库大坝一定要用这样的黄土,石头和黄土要从远处开挖运来。

  有了这样的想法,刘斌开始大胆推测,如果作为古代苕溪的大堤该是怎样的走向?如果是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城墙又该是怎样的走向?他向老乡们打听以前盖房子挖井是否出土过类似的石头,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更坚定了信心。

  于是,寻找的路线逐渐清晰。5年前的春天,他们首先在104国道北面的稻田中钻探到了石头,这和他们推测的方向是吻合的。接下来是挖探沟证实,然后继续寻找和推进,就这样经过了近一年的调查钻探,终于在当年11月找到了四面围合的城墙,经过对四面城墙的解剖发掘,证明了它们在年代上和堆筑方式上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于是,这座尘封地下五千多年、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横空出世了。

  人们被震撼了!杭州作为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曾定都于此的吴越国和南宋或割据一方或偏安一隅,使得杭州的城市性格似乎缺少点恢宏的气质。但现在,在中国走进文明的时代,这里竟存在着当时全国最大的都城!

  沉睡了五千年的古城,在考古人的手铲下逐渐褪去了面纱,模样日渐清晰。

  这是一座略呈圆角长方形的古城,正南北方向,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约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在古城的中心,是一块面积30余万平方米的长方形高地,也就是“莫角山遗址”,这几年经过钻探得知,人工堆筑土层的厚度达14米多,这便是古城的中心宫殿区,良渚贵族和国王的居住区。四面城墙围绕,城外有大片的水域。

  然而,良渚古城跟历史时期的城池大不相同。它的城墙是一个很缓的斜坡,城墙底部很宽,上部窄,边坡比二三十度。良渚城内水道纵横,水路是其主要的交通系统。城墙内外都有护城河,夹河筑城,每面城墙都有两个水门,一共八个,沟通城内外。中心莫角山大宫殿的北面和南面各自有码头、缓坡,人可以自由乘船出入。

  如果要找一个模板的话,有点类似于威尼斯水城。

  在现场,我们看到,黄土堆筑的城墙剖面中露出夹杂着碎石块,这与我们想象当中的城墙不一样,最直观的感受是,城墙非常之宽。跟良渚大坝一样,城墙顶部宽二三十米,良渚古城的城墙上也同样可以住人。造房子、作坊绰绰有余,人可以在上面自由生活、通行。

  Ⅱ.为什么良渚古城会是一座水城?

  在良渚时期,江南水网地带沼泽地经常面临水患,古人一向都住在山坡岗地等天然高地上。步入良渚时期,水稻成为了主要的生活经济来源,而沼泽地区最合适种植水稻,但却不宜住人。为了解决生产和居住的矛盾,聪明的良渚人便选择在沼泽上人工做高地,堆筑土墩,再在上面建造村落,繁衍生息。堆墩实际上就是对自然高地的人工复制,依山临水,种田捕鱼的江南水乡生活模式,从良渚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可以想象,当时的良渚人来到了这里,一点点撬起黄土,筑起土墩。一边的土挖得多了,便形成了自然河道,与其他河道相互沟通。而且住在土墩上的人跟水面的距离增大,安全性也增大。

  每个村庄伴随着一块田地,小聚落散点密集分布,是良渚聚落的主要分布特征。

  到了良渚古国形成时,良渚城墙周边的稻田不复存在,所有的粮食供给来自外围,并非自给自足。

  这就说明,原先住在城墙上的农民已经变成了最早的城里人了。这些人已经不是最直接的粮食生产者,主要开始做手工业等专业化生产了,做玉器、漆器。这就形成了最早的城乡差别。

  那居住在古城城墙上的是士兵还是庶民?那时候已经产生负责保卫古城安全的军队了吗?“现在没有特别明显的迹象发现居住在城墙上的是职业军人。当时良渚国是最强盛的,别的聚落也不来入侵。而且因为古城人为堆高了好几米,占领了制高点,相对是安全的。”王宁远说。

  Ⅲ.为建古城,良渚先民怎样从北面的山地把石头运输过来呢?

  在良渚工作站的仓库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出土的器物。其中最里面的墙面左侧,立者一个高两米多的木架子,架子上码放着各种形状、质地、颜色的石头,并且都一一编上了号。

  这些都是从良渚古城周边山上采集来的石头。每一块石头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考古发现,每一面城墙的堆筑,底部都铺着一层石头,这有助于土墙中水分的下渗以及避免地下水的倒吸。为了研究当时的良渚人到底是从哪里搬来石头筑墙,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合作制定了课题,从良渚古城四面山上都采集了石头标本,与发掘出的一万多块石头进行对比。最后发现这些城墙垫在底下的石头数量非常庞大,90%来自北面山地的冲沟。

  在水网密布的良渚古城,船运肯定是首选。

  王宁远指着地图告诉我们,在南面城墙的解剖点,幸运地找到了石头分区。

  “从不同的地点采集完石头后,一船一船运过来,堆到这里。因为从一个地方运过来的石头总是相似的,一垄一垄,分得很清楚,比如一堆是花岗岩,一堆是鹅卵石。”王宁远解释道,“而且从每一堆中,我们可以算出每一艘船的装载量。”

  在距莫角山遗址南面800多米处,南临新104国道,有一处卞家山遗址,在这里曾经发现过一个四千多年前的古码头。从远处观望,我们发现这是一个近似长垣的丘状遗址,现在这里已经被工厂和村庄叠压。

  在卞家山遗址发现了丰富的遗物。有划船的木桨、锹土的土臿、敲打的木棰、穿行的木屐等。

  Ⅳ.良渚古城中的“小社会”是怎么样的?

  在卞家山遗址,考古人观察到不止一个盖钮上留有麻布印痕。这并非外表的刻意装饰,而是盖钮与盖身黏合时用衬着麻布的手挤压出来的。清晰的麻布痕迹,让我们间接看到良渚时期麻布的真实身影。可见,麻布是良渚人主要的衣料来源。

  当时,水稻也已经成为了良渚人的主要吃食。良渚阶段开始出现了石犁、石镰,它们是专业的稻作工具,跟稻作、沼泽经济开发有关。而且水稻非常容易储藏,过冬不坏,成为了良渚人青睐的食物。

  更有意思的是,在婚姻制度上,作为现代文明产物的一夫一妻制,原来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人就开始执行了。

  在反山、瑶山遗址,考古发现皇陵的南排墓地和北排墓地分别对应着不同性别,而且数量基本均衡对应,这说明良渚阶段很可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

  在良渚的墓地里,出土了一种常见的随葬品——石钺。石钺是一种近身搏杀的武器,类似于斧头。良渚村落里发现的石钺有很多,贵族墓、平民墓均有发现,由此可见良渚是一个尚武的年代。“跟二战时期的德国类似,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人的思想也不太自由,社会是一个秩序化的社会。”王宁远说,“而良渚之前的社会是自由奔放的,像崧泽文化阶段就非常有趣,做出来的陶器很有创造力、艺术感。而良渚时期的陶器做出来都一样的,流水线操作,虽然效率高,但不有趣。”

  虽然如此,但每一段文明都散发着属于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气质,不可取代。

  水是良渚人赖以生存的介质,而它最后的灭亡也与水相关。良渚后期,海平面抬升,水排不出去,海水倒灌,咸潮进来。这个地方便不再适合种植水稻,变得不宜居。良渚人有些南移有些北移,不知去向。

  关于神秘的良渚古城,还有许多的谜团等着考古学家们去一一揭开。

  但能肯定的是,这一座沉寂了五千年的古城,散发出了人类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大发现 00018 遥远的
都邑
2013-05-17 浙江日报2013-05-1700007 2 2013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