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专版

文章导航

人嘉似芳草 才善若春水

嘉善县人才发展纪实

  人嘉似芳草 才善若春水

  嘉善县人才发展纪实

  曾经的人口小县嘉善,因西塘而名;现在的经济大县嘉善,因全国首个国家级科学发展示范点近日落户而名,还因国际、国内高端人才纷至沓来、成为我省又一个人才高地、人才大县而名。一个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40来万人口的嘉善,人才总数达到近9万人,远远高于我省平均拥有率;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名、省“千人计划”人才4名,而今年又申报的“国千”有13名。拥有这么多“千人计划”人才,这在我省同样是不多见的;而去年一个“人才工作先进县”的头衔,则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嘉善“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值得骄傲的现实。

  文/向 禅

  2013年2月,《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后,于2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嘉善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国家批复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这是浙江省继“四大国家战略”后的又一个获国务院同意的重大战略。4月23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嘉善召开示范点建设动员大会,示范点“三区一园”建设全面启动。县域科学发展试点下的资源、要素、项目、审批、政策等各方面倾斜,给嘉善的人才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对接上海

人才高地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教授 卓勇良

  上海,曾是浙江人的造梦之地。19世纪中期以来,无数浙江人带着他们改变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来到上海。华人第一家商业银行、我国第一批保险公司、中国第一家华人开设的证券交易所,都是浙江人在上海创办发展的。当前,推进浙江发展,必须加快让大批人才从上海回流浙江。

  以浙江体制机制活力对接上海人才高地优势。十多年前,我在上海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老总一听我是浙江人,立马充满激情地同我讲,浙江这地方不得了,民企非常有活力,我们迟早是要去浙江发展的。浙江早先几年之所以高素质人才比重较低,关键是产业层次较低,缺少必要的人才需求。这几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层次提高,企业家们越来越求贤若渴,浙江体制活力全面对接上海人才优势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

  变被动对接为积极主动对接。坦率地说,浙江这几年在对接上海人才高地方面的工作,也还有较大空间。最近连着听了一些基层人才部门的工作介绍,都没有说到如何利用上海人才资源的情况。以我三十余年调查研究经验,这表明对于这些部门来说,利用上海人才并非其工作重点或兴奋点,否则他们一定会主动介绍。而即使我再三询问,一些地方在对接上海人才方面的工作及成果,也是语焉不详。浙江提出接轨上海已二十多年,但在利用上海人才方面的工作,仍必须加强和改善。

  变价格优势为创业优势。最近在嘉兴调研,一份材料上说,嘉兴商务楼宇平均售价约为上海的四分之一,租金仅为上海的六分之一,而嘉兴的房价也仅为上海的几分之一。如此低的投资和商务成本,之所以仍较难吸引大批高素质创业者,关键是尚未形成高度配套的产业环境,快捷便利的服务环境。所以在这么一个时候,特别需要政府出手。这在发展经济学上被称为“扶持幼稚产业”,以政府有形之手,弥补市场无形之手的疏漏,增强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当然,政府必须加强科学决策,确保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浙江人是幸运的,我们能通过接轨上海而加快家乡发展。大力开发利用上海这个人才宝库,是当前浙江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作为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嘉善,是非常值得浙江各地学习的榜样。

独到的眼光

  潘今一,这位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的留美博士,还清晰记得,一年前嘉善人才部门工作者到上海找到他时那种求才若渴的神情,还有自己对嘉善独到眼光的惊讶。正是那种诚心,那种感佩,让已在上海拥有数家公司的他,拿着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技术和产品,来到浙江,来到嘉善再创业,并取得巨大成功。他是6个“国千”中的一个。

  潘今一只是嘉善人独到引才眼光下受益的其中一个。从两年前开始,嘉善引才过人的目光、高超的措施,让海内外高才们纷至仅506平方公里的热土。

  嘉善人很清楚自己在吸引人才上的优势:经济发达,创业环境优渥。更重要的是,有巨大的区位优势。按嘉善人的说法,这里地处上海和杭州的“龙眼”,具有多重优势: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按照“可看、可学、可示范”的要求,嘉善迫切需要在人才工作上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这样的需要,必然给人才带来优异的创业发展环境。地理优势是最大的。嘉善是浙江唯一既同上海接壤又与江苏交界的县,是浙江接轨上海第一站。沪杭高铁开通之后,到上海只需20分钟,到杭州也在40分钟左右,真正实现“与沪杭同城”,形成了融入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和工作圈。嘉善紧邻的上海大都市,人才密集,资本蜂拥。“我们嘉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上海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人才的转移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使得嘉善与长三角周边县市比较,在承接上海科技和人才资源中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实现‘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嘉善’。”嘉善县委书记姚高员这样介绍。

  嘉善人的眼光确实“独”,看到了上海的高新园区在人才项目上的溢出效应,嘉善还有有力的土地保障和相对低廉的商务成本,具有明显的要素优势,人才可以“嘉善价格”实现“上海价值”……

  为了承接各路高才,嘉善在引才机制上也独具特色。在领导机制方面,县委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人才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2010年7月,就在全嘉兴市率先成立了“嘉善县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办公室”。9个镇(街道)都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县领导联系重点人才项目、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制度,以及部门抓人才工作“三诺三亮”制度,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政策机制方面,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推进。制订实施的《嘉善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第一次明确了到2015年嘉善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则表明嘉善政策扶持体系逐渐走向成熟。

  嘉善两年多前颁布《关于加强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个意见、五个办法”,并配套出台系列实施细则,因为政策扶持力度为全嘉兴市之最,被人才发展专家称之为“眼光超前”。这种超前,反映在投入上,则是嘉善持续加大人才专项投入。从2010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的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县财政人才专项投入达到公共财政收入的1%以上。

非常的行动

  后天,5月18日,关于人才的一项重大动作——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区开园暨“千人计划”项目转化中心启动仪式,将在嘉善举行。归谷是嘉善承载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四大平台之一。

  这个位于嘉善县核心区的著名园区,曾因吸引了诸多高层次人才而先后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据嘉善县人才部门介绍,归谷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大的以归国留学人员为主体的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双基地’,成为嘉善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点’、人才集聚的‘智高点’”。目前,在3.35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包含了中国归谷示范区、商务功能配套区、文化创意产业区、企业定制研发区、产业配套居住区、标准外包交付中心区等六大功能区;已建成的3万平方米的创业中心大楼,2011年6月园区奠基至今,目前已有15个入驻项目,4名“国千”、2名“省千”人才。

  都说,敢想敢做、行动力强,是嘉善人的特质之一。这几年,像归谷这样承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业创新平台,嘉善集全县之力,打造了大大的4座。除了归谷,还有国家级科技创业孵化器(嘉善县科创中心)、嘉善县科技企业加速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其中,占地达113亩的综合性孵化基地,已建成3.7万平方米并投入使用。在现场可以看到,一边的一座灰色新大楼正在装修。科创中心负责人说,这是孵化基地新楼,达到了7.7万平方米,下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这个科创中心是浙江省第一个落户在县里的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还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甚至,它还引来了国家领导人的考察。这个已累计培育孵化企业160多家的“中心”,目前有88家企业在“孵”,累计毕业企业5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浙江省科技型企业15家;引进高层次人才311人,其中归国留学人员45人。

  如果说,这4座平台,是嘉善人行动力的象征,那么,“千人计划”项目嘉善转化中心的建设,则充满了嘉善人在人才建设上的想象力,气势如虹。

  事实上,该中心由嘉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含加速器)、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组成,叫“一心一园一区”,面积约14.33平方公里。

  “在探索‘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平台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着力构建人才发展的特有平台、特殊政策、特别机制、特优环境,把建设转化中心作为‘人才强县’建设的先导工程和重要部署……”我们看到的一份材料上这样描述这个转化中心。

  这个中心的观念也很新,叫“以‘高端、高智、低耗、低碳’为特色,重点承载以国家和省‘千人计划’项目为代表的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引进培育一大批领军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推动科技人才项目加速转化和产业化”。

  如何描述正在实施中的这个雄心勃勃的人才计划?

  比较概念的说法是:以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千人计划”项目转化中心为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建设“533”工程,重点开展创业创新平台提升行动、“千人计划”引育行动、转化项目提速行动、科技金融创新行动和环境机制优化行动等“五大行动”,整合提升人才项目孵化、转化和产业化“三化平台”,实现“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力争到2015年底,把“千人计划”嘉善转化中心打造成领军人才创业集聚地、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地等“三地”。

  比较数字的说法则是:到2015年,国家“千人计划”人才达到15名以上,省“千人计划”人才达到20名以上;新增100名博士或正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高层次人才(含柔性);新增300名硕士或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高层次人才;新建30家以上企业研发中心,新增20家以上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千人计划”人才工作站;每年至少推荐7名具有突出业绩、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申报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

  对嘉善的人才行动力,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专业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沈路一从未有过怀疑,有的只是赞扬。

  我们在走访归谷园区时,她正在地震灾区雅安,指导伤员正确使用她在归谷的企业生产的输液泵。这位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嘉兴市“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 领军人才,是浙江圣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无电极线心电图记录与监测系统项目创新产品专利的发明创造人,在美国获得过5项生物医学和医疗仪器专利授权,25项专利在审。圣加项目“是与最新的纳米传感技术和IT电子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医疗仪器, 对改变我国医疗用品落后状况, 依赖和仿造进口设备的现状, 使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世界领先地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的感觉是:嘉善有这么好的平台,人才就像种子,只要落在嘉善这块平台,就能长出参天大树,结出巨大果实。

特别的路径

  走访嘉善人才部门,走访各大平台,走访人才们,感觉嘉善对人才所以魅力无限,人才建设所以成就斐然,一个绕不过去的事实是:建立了多条有别于人的引才育才爱才护才路径。

  就在上月,一个创业创新项目座谈会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召开,当场有4个引才项目达成意向。像这样的在上海举行的引才活动,嘉善一年要举办十几次,几乎不到一个月就有一个。

  上海,已成为嘉善引才的最重要管道,也就是嘉善人才建设的前沿主阵地。据此,嘉善与上海在科技人才方面的合作与对接频繁。嘉善建立了人才项目对接甄选制度,由转化中心各单位各负其责,深度对接上海张江高科、紫竹科技、交大科技等园区。嘉善县政府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建立嘉善科学发展研究实践基地,积极帮助嘉善与上海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沟通和协调;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瞄准了这是个承接人才项目的好机会,就与上海的张江高新园区合作建立了鼎阳科技产业园;嘉善县科创中心则与上海同济科技园合作共建同济大学(嘉善)科技园。该科技园一方面从县科创中心选择成长型企业加速“孵化”,另一方面则将通过招商引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快人才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这个科技园的目标是:3年时间,引入科技型项目80余个,实现年产值10亿元至20亿元。

  嘉善还派出大批干部,轮流到上海的园区、部门挂职,学习引人经验,与人才建立联系,把一个个人才引到嘉善。沈路一等高层次人才,正是通过这种途径,被引入到嘉善并取得成功。

  据了解,嘉善县正与上海长宁区政府合作,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合力打造“宁善国际智慧城”项目。长宁区将依托自身优势,实现项目聚人才,组织上海高端教育、医疗、管理、科研机构人才,入驻“宁善国际智慧城”。

  嘉善的引才地图既有“近水楼台”,也有“远程辐射”。首都北京是嘉善瞄准的另一个人才项目“蓄水池”。嘉善的几大园区和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生联谊会、北京学人中心等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交流合作频繁,仅今年以来就有多场活动举行。3月的一次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在北京欧美同学会所在地进行,达成合作意向3家,签约“千人计划”人才项目1个。

  与上海建立关系的活动模式,也被复制到其他地方。嘉善的各种人才洽谈会、联谊会等,在杭州、广州等人才聚集城市,接连召开;专业人才沙龙,每月一会;以人才引人才的场景,频频上演。

  上月,嘉善甚至邀来了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电子信息分会在嘉善开了个智慧城市论坛。30多个电子信息方面的“国千”、“省千”专家,到了会场,发现论坛还来了县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干吗呢?看看交通部门对潘今一生产的智能交通监控有没有兴趣,能不能让这些电子信息专家的相关产品推广到嘉善……嘉善的人才工作,就这样做到极细,做到极致。人才们感动啊。

  而让美国归来的技术专家、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永新感动的是,嘉善独有的三点一线式人才项目培育机制,让他的企业,一步步从幼苗长成大树。

  所谓的三点一线,就是“孵化-转化-产业化”链条。引入的人才项目,第一步是进入科创中心孵化,进行初步培育;待稍有长大,转入加速器进行中试;孵化到一定规模,中小型人才项目进入归谷,大的项目则进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自动测试设备和应用机器人的柔性制造系统设备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的景焱智能,在短短3年时间内,经历了“三化”,快速成长,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四工位芯片测试机”等多个项目先后列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首台(套) 、浙江省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等。公司先后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等。就在这几天,在嘉善归谷园区,总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的新厂区,将建成投入使用。

  别人没有的,嘉善有;别人有的,嘉善更有,更好。嘉善的人才服务,也是大名鼎鼎,“全程式”的服务体系,不是一般的好。在嘉善各个人才创业平台,都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专区,向人才们提供专业化一条龙服务,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人才们的吃住行,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快最好的解决。新的人才公寓的建设,“1+5”人才政策的细化,民资与人才的对接、科技人才专项资金联合跟踪检查制度的建立,年度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育公告的发布……一系列的眼花缭乱的工作,正在嘉善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进行。

  ……

  嘉善人对“嘉善”二字的解释是:地嘉如画,人善若水;而在人才们的眼里,在嘉善,人嘉似芳草,才善若春水。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7 人嘉似芳草 才善若春水 2013-05-16 浙江日报2013-05-1600007;浙江日报2013-05-1600013;浙江日报2013-05-1600009;浙江日报2013-05-1600010;浙江日报2013-05-1600014;浙江日报2013-05-1600015;浙江日报2013-05-1600016;浙江日报2013-05-1600011 2 2013年05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