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我省专家提醒,儿童要勤洗手喝开水

  本报杭州5月13日讯

  通讯员 刘笑笑 记者 董颖

  家住杭州朝晖三区的陈奶奶最近很疲惫,前些天她的小孙女患手足口病,住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除了每天去医院这种身体上的疲劳外,陈奶奶的心理上也有很大压力:“听说手足口病严重起来还会有生命危险。”

  据了解,目前这个时期,特别是在天气由凉转热的这几天,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据省卫生厅发布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报告情况,今年4月,我省手足口病发病10877例,没有死亡病例。

  “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今年4月居省内丙类传染病第一位,但公众无需为此恐慌。”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孙玉齐告诉记者,今年浙江省发病病例比去年少了近一半。去年4月我省发病18237例,死亡2例。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患者的临床反应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会患上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病情发展快的患者会有生命危险。

  但从我省4月份手足口病的统计情况看来,这种传染病已得到了有效预防和诊治。

  “疫情的缓解并不是偶然的,是自然规律和人为防控共同起了作用。”省疾控中心病毒科科长吕华坤认为,手足口病病毒已流行多年,人体对这个病毒的抗体也在逐渐增强,因此发病有所下降。另外,疾控部门在传染病宣传和监测防控上也下了功夫,百姓的预防意识不断提高。这些都是降低发病率的原因。

  那么,发病率在降低,人们对手足口病的警惕是否可以慢慢松懈?答案依旧是,不!

  每年的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吕华坤提醒家长,这个时期儿童一定要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病从口入,卫生问题是手足口病的源头。另外,儿童也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从医学的角度看,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途径是接触病毒感染物体、饮用受污染的食品、接触了唾液等病毒分泌物。因此,孩子做到卫生自律的同时,家长也要起到引导与榜样作用。“家里要勤通风、勤晒衣被,同时让孩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家长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亲也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吕华坤强调。

  据了解,自2008年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需要“监测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开始,手足口病的疫苗研制工作也已启动。目前,多家机构和公司已研发出相关疫苗,并通过了临床试验。专家预测,此类疫苗有望于2014年获批生产上市。不过,疫苗只能针对某些病原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预防其他病原体所引发的手足口病。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2013-05-14 3023820 2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