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省人才市场与本报合办招聘会

求职三招 请你分享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陈勇

  本报杭州5月8日讯 毕业的脚步声渐渐临近,求职的欲望越加强烈。

  今天,由省人才市场与本报合办的“2013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专场招聘会”,为尚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现场110家单位共推出各类岗位2000余个,2100人次前来应聘,达成意向510人次。

  天下着小雨,省人才市场人气很旺。临近毕业,年轻的求职者看起来更为急迫,看到合适的单位,便赶紧迎上去询问、面试。

  丰富实践经验

  早上,记者刚刚走进省人才市场,就看到江西九江学院机械一体化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李,背着一个双肩包,在招聘会现场格外显眼。今年6月就要毕业的他,昨天特地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赶到杭州,今天一大早就来到省人才市场。“学校里的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现在要集中精力找工作。”他告诉记者,浙江经济发达,很多同学都在杭州工作,自己也打算到杭州落脚。

  快毕业了,小李还是在观望中,迟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不想随便找一份工作,想找一个跟自己专业对口的。我从江西跑到杭州,需要花费不少金钱、精力。”小李说,希望自己花最低成本找到理想的工作。

  【企业支招】 浙江艾尔柯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公司现在比较缺人,尤其是销售和一些专业性的人才,专业性的岗位一般都需要有工作经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确实比较难。而像销售这样门槛较低的岗位,很多人又不愿意做,现在不少学生往往不愿意吃苦,都想一下子就找到一份稳定、安逸、收入好的工作。现在有不少学生都要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这没问题,但也可以考虑先找一份工作锻炼自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利益,毕竟,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提高技能,这是有助于将来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

  放宽求职眼界

  “前段时间一直在实习,现在才出来找工作。”杭州下沙某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届毕业生罗耀宗是余杭人,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是留在杭州市区工作。

  记者发现,罗耀宗在应聘时,聊不了几句,就开始询问薪酬、待遇、福利等问题。“杭州生活成本高,薪酬挺重要的,要租房子、交水电费,各方面都离不开钱。”他向记者坦言,对他来说,如果薪酬比较低,他一般不会考虑这类单位。

  【企业支招】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金妙:今天我们推出的岗位,有一半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可是来求职的人不多,一个上午才收到3份简历。在应聘者中,我们发现很多求职者首先考虑在杭州、宁波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同时比较关心公司晋升通道、保险薪酬等方面的条件。其实,以这样的方式找工作,是有缺陷的。求职者应该放宽眼界,不要局限于工作地域、福利待遇,关键是能不能学到东西。我们公司有专门的管理学院,内部培养人才,给员工做定期培训,对年轻员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调整就业心态

  上午9时,陈其强就来到招聘会现场,认真研究各单位的招聘信息。陈其强告诉记者:“之前一直忙着考研,也没出去找工作。现在眼看就要毕业了,工作还没着落,心里有点急。”

  陈其强是浙江师范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类似这样的招聘会,他已经参加过五六场。前段时间,有一场汽车企业的招聘会,他也去参加,但一直没找到心仪的工作。“我原本打算找一份专业对口的,现在看来有点难,还是先就业再择业吧。”在待遇方面,陈其强的定位不高,“自己刚毕业,2000多元的月薪也能接受。”

  【企业支招】 浙江金恒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陈先生:我们公司专门推出了十几个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实习岗位,上岗者只要肯干、肯吃苦,都可以转正。现在不少年轻人对薪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知道自己刚刚毕业,优势不大,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却不清楚。我觉得,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就业指导,可以请已经毕业的学生来谈一谈找工作的经验,不一定要那种非常成功的案例,同龄人的经验,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吸收。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求职三招 请你分享 2013-05-09 3017316 2 2013年05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