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经贸班有点不一样
全英文教学 到南非学习
本报通讯员 陈伊伊 王佳依
本报通讯员 陈伊伊 王佳依
浙师大中非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班的张卓尔,大一时从未想过可以赴境外著名大学交换学习,因为语言是道门槛,机遇更是难求。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她不仅掌握了突出的英语口语技能,获得了第18届“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二等奖,而且和其他14名学生一起,获得了今年7月到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位居世界前列的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交换学习一学期的机会。
这一切得益于浙师大中非国际商学院创新的办班模式探索。该商学院是国内高校首个面向中非经济合作需要的专门的涉非教学机构,旨在培养一批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班是该学院首个大学本科班。
前驻南非大使、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是商学院的院长。他说,全英文教学和“非洲元素融入通识教育”是实验班的最大特色。课堂上,许多曾在非洲访学、长期工作的授课教师,还会在教学中解读非洲“洲情”、经济、文化、法规等方面的视频和图片,增进了学生对非洲全方位的了解。
学院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去年10月,实验班赴第18届义乌国际博览会开展市场调研、行业分析,了解中非商贸。今年4月,学院又派出了实验班的20名学生组成志愿服务团,承担“2013中国(浙江)——南非经贸投资洽谈会”中南双方企业家对接的翻译工作。
2012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984亿美元。刘贵今说,中非外贸企业、欧美国家涉非企业的高级专门商务人才十分紧俏,懂双语、懂非洲的高校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同时,这些实验班学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硕士学位。
另悉,根据浙师大与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达成的合作协议,自2015年起,浙师大中非国际商学院将在高考生中选拔、培养有志于从事中非经贸的专门人才,并推出“2+1.5+0.5”的办学新模式,即本科阶段前两年和最后半年在浙师大就读,中间一年半赴外校交流学习。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校本科双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