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325个手指印的故事

——三门县六敖镇涛头村的致富路

  一个海岛村,455户,1625人。2012年,年产值1亿多元,村集体年收入1千万元,人均年收入1万美元。这三个令人震惊的“1”,来自15年前发生在该村的325个手指印的故事。它就是三门县六敖镇涛头村,从一个贫困村演变成全县的“首富村”。

  上午一大早,旭日从海平面上徐徐升起,记者再次走进涛头村。未进村,入眼的是一片片整齐划一的养殖塘。再走近时,记者竟发现塘中是村,村中有塘。村民们自豪地说,养殖塘就是他们的“摇钱树”、“聚宝盆”。

325个手指印的故事

——三门县六敖镇涛头村的致富路

  手指印印出“涛头模式”

  说起涛头村,不得不说“9711”号那场台风。1997年8月18日,一场百年罕见的台风正面袭击了这个海岛村。全村4000余亩橘园、水稻、棉花被海水浸泡40多天,土地盐碱度高达10%以上。

  “盐化这么严重,继续种植,三年内甭想有收成。”面对专家的结论、满目疮痍的家园,涛头人开始思索未来的出路:是把海水浸泡过的土地改成养殖塘?还是继续走种植的老路子?

  当时的村委会主任王书明极力主张“种改养”,发展海水养殖业,并得到许多村民的支持;但也有部分农户反对,他们认为“海水里的鱼,娘肚里的儿”,谁也摸不透,养殖风险太大。由于意见不一,村里决定把选择权交给村民自己。

  1998年3月8日,村里给每户村民发了一张意见征询表,让他们选择是发展养殖还是搞种植。结果,全村373户有325户在“水产养殖”一栏里按上了鲜红的手指印。

  325个手指印确定了涛头村日后的发展方向。很快,该村成立了“三门县涛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民以30年土地经营权、每亩作为一股权方式投入公司,公司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农业生产。

  “这是全省第一个股田式公司。”该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臣连说,涛头村集体“种改养”,这显然又是一次土地使用权的革命,有人称之为“涛头革命”、“涛头模式”。

  养殖塘就是摇钱树

  新观念新机制激发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实行“种改养”后,部分大胆敢闯的涛头人率先“试水”。杨成官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我们村只要承包养塘的都赚了,我第一年就赚了好几万元。你可别小看,那时的‘万元户’很了不起。”村民杨成官对记者说,自己按手指印前就从事过养殖,村里种改养后,他是村里首批“吃螃蟹”的人之一。现在,他不仅在村里承包了60多亩养殖塘,还领着两个儿子一起养塘,在江苏又承包了280亩养殖塘,每年纯收入六七十万元,造了小别墅,买了小轿车。

  令人欣喜的是,涛头人灾后第一年就走出了困境。199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262元。特别是“种改养”后每亩3000元至5000元的高收入,与当时仅有300元至500元的种植收入形成鲜明对比,更是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

  “尝到了甜头,涛头人再也没有顾虑了,把剩下的几百亩土地全部改成养殖塘。”村委会主任林小快介绍说,村民们从开始“要我改”到主动“我要改”,只用了1年时间,全村4000亩橘地、水田全部改成养殖塘。

  “开始我不敢养,但看到村里很多人搞养殖都赚钱了,我心里也是痒痒的。”村民林小骄是最初没按手指印的48户农户之一,但他很快醒悟,第二年便成功“下水”。他告诉记者,现在除了每4年一次分红外,去年养塘收入二三十万元。记者看到,林小骄一家不仅住进了小康楼,房子还装修得相当精致,电脑、空调、冰箱等家电都是名牌。

  在涛头人的眼里,养殖塘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摇钱树。 去年,村集体承包款收入3794万元。而上一次承包时(四年一包),承包款为2000余万元,几乎翻了一番。

  一个村一条产业链

  “招投标这天,村民们提着一袋袋现金来投标,百元面额人民币堆成了小山,整整有6000多万元。”村委会副主任林德中感叹说,虽然有些人拎着2000万元现金回去,虽然村民们闲坐在家中就有钱分红,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钱花,但是,大多数村民还是“抢”着承包养殖塘。

  45岁的村支委柳冬雪,去年中标2口塘,共34亩,一次性付款60万元。“钱不是问题,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养。”柳冬雪说,涛头村地处花鼓漫岛,附近海域无污染,水质好,非常适宜海水养殖。这些年,他们在省市县水产专家的悉心指导下, 全村几乎是人人精通养殖之道,养殖技术也愈加科学。2008年,该村由原来单一的养青蟹,改为青蟹、血蛤、蛏子、小白虾等立体混养,效益成倍提高。

  “现在我们村80%的人在养塘,10%的人在搞营销、卖饵料,10%的人做配套劳动。不过你可别小看这配套劳动,一般都是250元一天,150元4小时,一年下来也有六七万元的收入。”林小快说,目前涛头村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当完整的海水养殖产业链:养塘、贩销、卖饵料,还有一批专职熟练工。

  林小快自己就是村里的贩销大户,从事该行业20多年。“去年产值上千万元,纯利润五六十万元。” 林小快笑着说,在村里,每种海产品都有专职的贩销人员,其中贩销青蟹最多,有二三十人;从事螠蛏、血蛤贩销的有10多人;贩销小白虾的有四五人。 而村民杨成东、林祥锋、王书明等人还自己买了船,每天去象山、石浦等地专门为村里的养殖户运送新鲜饵料。

  “以前我也在养塘,后来就转为贩卖饵料。前几年,我投资100多万元买了一艘船,还建了个饲料加工厂,专门为村民运送饵料。”老村长王书明是该村325个红手印故事的发起人、创始人,也是第一任涛头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见证并带领村民走上种改养之路,走上富裕路。

  “涛头村共有养殖塘3375亩,这几年我们主攻省级青蟹生态示范园区建设,今年准备验收。”被誉为三门县“青蟹大王”的该村青蟹贩销大户丁明标,自从2006年担任公司董事长后,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并邀请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相关专家来村讲课,还投入800多万元对养殖塘进行电网改造、硬化道路、河道清淤、自来水安装、码头建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该村还争取到浙江省省级青蟹生态指导示范园区创建点立项,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和生态化养殖。“现在我们村一亩塘纯收入达到二三万元,养殖效益是县内其他养殖户的一倍多。”丁明标告诉记者,村里从“十一五”期间主抓老塘改造,到“十二五”主抓青蟹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大大提升了产业品牌,增强涛头村养殖业在外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漫步涛头村,处处欢歌笑语声。 如今,涛头人的福利越来越好,入股分红年年见长。“我们家7个人,去年分红拿到15万元。”杨成官说,村里人人有钱,哪怕是个老头老太,也能拿出个十万八万。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19 325个手指印的故事 2013-05-07 浙江日报2013-05-0700009;2971432 2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