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玩泥老人朱吕贵

在他手里,泥巴变成了惟妙惟肖的戏剧人物

  记者 斯信忠 通讯员 陶晓庆 王斌

  在临海市杜桥镇杜川街的朱吕贵老人房间,看到纯用手工捏出来的泥塑泥人个个栩栩如生,实在想象不出这些作品竟出自目不识丁的老艺人朱吕贵之手。

  今年77岁的朱吕贵老人长得很白净,一副书生模样。这位记性特别好、心灵手巧的玩泥巴老人,捏出了包括获得“中国镇江长三角地区民间艺术‘手上功夫’邀请赛的绝技奖”等多项荣誉,成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

  流传于临海沿海一带的泥塑,已有几百年历史。13岁时,朱吕贵就跟大哥学泥塑,一捏就是60多个春秋。

  泥塑的原料十分讲究,选用的是沿海地下1.5米深以下,有粘性、有韧度的纯青丝泥。拿回家后,加水用木榔头对泥进行反复捶打,再用力砸泥,使泥的软硬程度类似于橡皮泥,然后按作品人物的大小、形状,开始上泥积坯,用点、压、塑、捏等技巧进行精心制作,再将定型的作品,放入土窑熟烧半个月,然后晾干上色彩绘,整个系列全由手工完成,一般作品泥坯当日完成,而算上土窑烧制时间和上色,则需耗时一个月。

  虽然没有上过学、念过书,但朱吕贵凭借过目不忘的记性,将京剧、越剧等舞台上各样人物的造型、脸谱、动作、表情、服饰、颜色等记在心里,由于朱吕贵看戏文投入,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悟性高,所以各种人物特点烂熟于心,加工制作作品,显得轻松、高效。

  在先期加工中,朱吕贵注重人物的大小比例,对称匀称,使之更加惟妙惟肖。

  “三分塑,七分彩。”朱吕贵在作品烧制好后,再进行上色。按照“远看颜色近看花”的彩塑作品要求,朱吕贵十分注重色彩在人物上的运用,恰到好处地根据人物神态,衣着特色进行上色,让上色烘托出人物性格的主题形象,使作品更加光彩夺目,华美动人。

  于是,人称“烂污泥”的不起眼的泥巴,经过朱吕贵的加工,《三岔口》等地方特色鲜明,草根性强的具有艺术价值的泥塑作品出世,成为雅俗共赏,乡土味浓厚的“宝贝货”。

  多年来,朱吕贵沉浸在自已的泥塑世界里,不断地创作出各类戏文人物形象,如诸葛亮、穆桂英等。其中《十五贯》作品,以人物脸部表情细腻、眉目传情、鲜活逼真、衣褶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拙朴可爱而获得省民族民间手工艺博览会“天工奖”,《四郎探母》等作品,在韩国展出并获优秀奖。

  因此,朱吕贵被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从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泥塑”的唯一传人,他的作品漂洋过海展出并被收藏。

  近几年,由于年事渐高,再加上眼睛患有白内障,朱吕贵一般很少再搞创作,可一旦真的动起手来,仍是那样的专注,仍是那样的娴熟,作品仍是那样的令人赏心悦目。目前他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传人。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19 玩泥老人朱吕贵 2013-05-07 2899305 2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