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尖屋顶
裘一佼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文丘里为他母亲建了一幢“母亲之家”,凭此一举成名,30年后获得了普利策建筑奖。
为母亲设计住宅的好处就是天然享有母子间的理解、宽谅、顺从。因此,“母亲之家”建筑规模不大、结构也很简单,但功能周全、到位而充满温情,满足了家庭的实际活动需要。
如今在中国的农村行走,见得最多的就是村庄整治建设。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地想对上世纪80年代建房热中造起的农村住房进行更新改造。江南水乡的绍兴、靠山区的衢州、沿海的温岭等,不同地方的气候环境各异,生活习惯也不同,但“罗马柱”、“尖屋顶”反复被复制,哪有“母亲之家”的人情味?
不过,让人捉摸不透的是,人情味有时也并不适用。在西安蓝田,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在老家的宅基地上给父亲造了一所“石头房子”,前后是大片的菜地和柿子树,室内墙壁、地面、门板以及落地窗均是竹节板,在国外的建筑杂志上,它叫“父亲的宅”,但当地人看来太突兀,他的父亲也不愿意住在那里。
相比来说,王灏的“回家”倒更有人气,因为不管是住在“库宅”的堂弟还是在“柯宅”的姨妈,说起自己的房子,总是满脸自豪。但王灏也说,“回家”的设计经过多次修改,加入了亲戚们的很多居住想法。
其实,农民和设计师,都是处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织中。农民想把自己的所有都通过房子来体现,用“尖屋顶”来攀比高度,但往往没有意义;设计师想清晰地表达乡村理念,却限于专业上的“尖屋顶”,有时过于理想。
于是,就形成了当下“民居无设计”的怪圈——农民有千种愿望,但现有的农居设计建造方式,也未必能让这些愿望化为现实;而在目前不少规划设计单位提供的公寓式民居设计图,我们又听到农民对设计者不了解眼下农村生活的抱怨,比如,厨房面积太小,无法砌一个灶头等等。
王灏说,他从“回家”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如何说服住户接受与其他村民不一样的房子,同时又说服自己,做真正接地气的农居。
走出“尖屋顶”,反思的是生活在农村、看待农村的态度。或许我们总埋怨现在的农居房太丑,就像地产大亨王石批评萧山农居洋不洋、土不土一样,近距离接触才会发现,因为没有建筑师认真倾听过农民的呼唤,也不屑建造廉价的农居,于是农民只好自主设计,跟风抄袭是唯一的途径。
当然,有了王灏的归来,一切都起了变化。无疑,这是个值得期待的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