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昔日明星工艺品面临失传

瑞安“瓶船”寻传人

  本报瑞安4月25日电

  记者 包敦远 瑞安日报记者 林长凯

  通讯员 陈畅

  “瓶船”是将帆船模型入瓶的一种工艺品,也是瑞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它是工艺品中的明星,引领瑞安湖岭的工艺品市场。如今的“瓶船”因缺乏创新,传统的工艺跟不上市场步伐,仅剩为数不多的“瓶船”艺人也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瑞安“瓶船”工艺传人王初锦致电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希望把瓶子里造船的绝活传给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

  瓶子里造船何其难

  要在瓶子里造一艘船,难度可想而知。

  大的瓶子口径只能放进一个拇指,小的瓶子直径不足一厘米,这些工艺能手能精确地把每一个构件放到位,最终创作出极具观赏性的工艺品——“瓶船”。

  工作台上,47岁的陈翠微正在抱着瓶子精雕细琢,台面上放着杂七杂八的造船材料,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撮头发丝。

  陈翠微告诉记者,这些头发丝都是从自己的头上剪下来的,一个瓶船大约需要六七十根头发,大的船只最多需要一百多根。“你知道要把一根根头发丝通过瓶口送进去有多难吗?而且还要等高等距的黏好,又不能碰到已经完工的部分。”陈翠微抬头问记者。

  记者发现,她的右手食指因长期拿镊子,已深深地凹陷进去。

  这个还不是陈翠微最担心的,她说,主要是眼睛不行了,看不清楚,精确度会受到影响。

  而陈翠微在目前仅剩为数不多的“瓶船”工艺能手中,还算是最年轻的,其他的年龄都超过了50岁。

  说起“瓶船”,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叫王友生。

  1986年,美国、荷兰的客户拿着“瓶船”的资料,找到当时在瑞安市工艺画帘厂任厂长的王友生,问他能不能做。王友生想,既然人家找上门来,那肯定有市场,于是就接了下来。

  拿到资料后,王友生带领陈翠微等几名细心的手工艺人开始研究制作方法,但始终没有得到客户的认可。1987年,客户亲自来到厂里指导,工艺制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合格率仅有20%。

  谁是瓶船接班人

  王友生和陈翠微不甘心,继续改进制作方法。此后,做出来的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0%左右,产品在当年的广交会上一展出就受到客户的青睐。瑞安市工艺画帘厂开始批量生产“瓶船”工艺品,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到2000年前后的销售高峰时,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这期间,瑞安市工艺画帘厂还培养了包括陈翠微在内的大量制作艺人,最多时曾达到159人,此外还有500多人在家里制作“瓶船”,工艺品生产企业也都将“瓶船”作为主打产品来生产。

  当时,陈翠微的全家都参与制作“瓶船”。“村里很多家庭都参与制作‘瓶船’,现在发展很好的一些工艺品企业都是当时做‘瓶船’的作坊发展起来的。”陈翠微说,它作为工艺品中的明星,当时引领着瑞安湖岭的工艺品市场。

  这几年,大部分制作艺人纷纷转行,眼看就要失传。

  为防止“瓶船”制作技艺失传,2011年5月,“瓶船”制作技艺成功申报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友生的儿子王初锦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寻找极具创新力的年轻人,来学习‘瓶船’制作技艺,将新观念融入到制作中,‘瓶船’才会重新焕发生命力。”

  小瓶装大船,你会吗?如果你想学习“瓶船”制作绝活,请拨打本报热线96068或@腾讯“佳友民情快车”微博报名!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瑞安“瓶船”寻传人 2013-04-26 3003344 2 2013年04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