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记者亲历应届生求职面试全过程

专家支招90后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方蕾

  本报杭州4月24日讯 90后在求职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记者今天亲历了几位90后求职者的求职过程。

  掌握行业情况

  【现场实录】 早上10时,浙江外国语学院应届毕业生小夏来到省人才市场,看到一家外贸公司便上去询问。

  “你是应届生啊?我们需要的是有经验的跟单员、采购员。”绍兴耀欧贸易有限公司招聘专员林先生回应。

  “我是英语专业的,可以跑外贸销售,你们需要什么我可以学。”小夏立刻答道。

  “你觉得跑销售是干嘛的?”“就是联系客户订单。”小夏回答。

  “哪有这么简单,订货单拿到了,货发了,你得把钱拿回来,不然你的薪水哪里来。”林先生笑着说,跑销售不仅要能拉单子,关键还要看有没有能力把货款拿回来。

  原来做外贸并非那么简单。小夏告诉记者,自己很想从事外贸工作,可现在外贸公司不仅要英语好,而且需要国际贸易专业的应届生。

  【现场点评】 绍兴耀欧贸易有限公司招聘专员林先生:小夏外语水平不错,面试过程中微笑面对,诚恳、愿学,遗憾的是,她并不了解我们这个行业。不少应届毕业生都有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去多走走多看看,亲身去了解社会情况,了解基本操作流程。

  做好职业规划

  【现场实录】 在今天全省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上,温州医学院的小陈和同学迟迟没有投出简历。

  “我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小陈对记者说。

  终于,在杭州凤都纸业有限公司的招聘摊位前,小陈递上了自己的简历。“你是读什么专业的?”“生物技术。”“英语怎么样?”“四级。”“想应聘什么岗位?”“网络营销。”面试很快结束了。

  “你知道网络营销是做什么吗?”面对记者的询问,这个90后的姑娘害羞地摇摇头。原来,小陈和同学几乎都是一边实习一边找工作。对于自己究竟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她说不出来,只是觉得只要合适就可以。

  【现场点评】 人力资源专家:没做好功课,就急着去面试,走一步算一步,这是现在不少应届毕业生的通病。就像小陈,对自己去应聘的网络销售岗位一点不了解就去应聘,成功率大大降低。大学生要提前做好规划,不要因为找不到工作就病急乱投医。

  适当放低姿态

  【现场实录】 今天早上,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小莫来到省人才市场的招聘会现场。

  “我已经拿了几份公司的录取通知,就是公司有点小,想找更好的。”小莫笑着告诉记者,他有能力和潜力去大企业工作,所以这次面试,他选择了8家大型企业的销售岗位。

  在一家材料公司的摊位前,面对招聘人员的提问,小莫对答自如,招聘人员对他比较满意。

  在简短交流后,小莫问:“待遇会不会和专科生一样?卖一样的东西,拿一样的报酬,最后得到的也是一样,这样的话我心里会有点不平衡。”招聘人员笑着说:“我们这里是一视同仁的,你的学历比专科生高,但能力不一定就比他们高,我们更看重能力。”

  【现场点评】 人力资源专家:跑销售,起点都一样,创造多大的价值才是企业关注的。学历价值会在公司未来人才培养上逐渐显现,关键是要有业绩、有能力。现在不少大学生对自己定位很高,但欠缺吃苦耐劳精神,怕苦怕累,很少有人能下决心好好做一件事。因此,建议大学生们一定要在工作中耐得住性子,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把路走好。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专家支招90后 2013-04-25 3001392 2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